本报讯 民工张全会在妻子病逝,孩儿生病正一筹莫展时,他所在的陕西汽车齿轮总厂锻热车间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及时帮助一家三口度过了生活难关。关心和爱护来厂打工者,目前在陕齿已形成共识。
近年来,随着陕齿厂持续迅猛发展,先后有300多名熟练工被招聘进厂“打工”,其中既有农民,也有下岗工人。企业及时为他们签定劳动协议,给予工作保障的同时,积极主动“想他们所想”。该厂筹钢车间“打工者”居多,生活习性存在较大差异。车间领导获悉后,千方百计为他们生活谋打算,在专门修建食堂、配备闭路电视的同时,还坚持组织拔河、跳绳等文体活动,丰富打工者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随处享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该厂积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用人制度,除政治、生活上给予关怀外,还为他们施展聪明才智创造宽松环境。打工“工龄”已过10年的李宗虎,至今虽是“泥腿子工人”,但因其技术精湛,企业曾先后五次授予“质量优胜个人”,给予上千元的嘉奖。此举有力激发了“打工者”在岗争先创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该厂80%的打工者已成为生产骨干,挑起了一线生产的大梁。
■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