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培德 邢魏军 蒲胜海 图/蒲胜海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作为大西北的桥头堡阵地更是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这块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的热土上,一个个重点项目遍地开花,一条条大道伸向远方。就在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大潮中,活跃着一支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铁军劲旅,我们可以说,他们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和实践者,陕西人民会记住他们的名字,陕西辉煌的发展篇章中会记载下这些建设者的业绩……
2003年春节刚过,当春天的气息还在蹒跚之际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将横亘在祖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装扮的银妆素裹、分外妖娆。
迎着飘扬的雪花,我们慕名走访了正鏖战在西康高速公路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现场的中铁五局集团的参战队伍。车行蜿蜒,峰回路转,当越野车碾压着厚厚的积雪,小心亦亦的转过一弯又一弯时,峰峦叠嶂的秦岭腹地突然亮了一下,只见往日那沉寂的终南山已被眼前这宏大的建设场面点缀地更加雄伟和壮观。
早早迎候在这里的中铁五局集团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方捷的一番话直令我们对建设者的情怀和精神境界感慨万分……
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陕西省“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原本就是一项明星工程,又因为有世界第二长山岭大隧道——全长18.02公里的终南山隧道,更是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工程。能参加这样的工程,是我们修路架桥人值得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坦率中充溢着激情,朴素中洋溢着炫耀。
征战终南显实力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铁道部第五工程局,是国家大型一级施工企业,公司拥有员工2万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7000人,拥有各种先进机械设备4000余台套,总资产近40亿元。此番他们派出的参战队伍就是号称其名下“王牌军”的第一工程处的筑路英雄们。
这支铁军劲旅在过去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中,曾先后参加了成渝、成昆、湘黔、衡广、京九、南昆、西康、宝中、神延等长大铁路的建设,并且在一大批城市工民建、水利水电、高速公路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大显身手。他们甚至还涉足海外建筑市场,把中国修路架桥人的实力和风采展示在了国际的大舞台上。
今天,当这支英雄的队伍出现在巍巍秦岭的终南山脚下时,就立下誓言:要把终南山公路隧道建成国优工程,捧回鲁班奖!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铁五局集团迅速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强将,云集精良装备,组成了以赵正合为首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工程指挥部,配备了一批经验丰富、管理有方的骨干精英开赴秦岭工地,要得就是在这一工程上叫响中铁五局的名字,打出中铁五局的品牌。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西安至柞水段五台乡青岔村与营盘镇之间,全长18.02公里。隧道道路等级按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双洞四车道。中铁五局集团担负东线进口3公里长的施工任务。这是一项高科技工程、施工采用全断面掘进的方法,最先进的喷锚工艺、极为科学的量测监控,施工水平将是世界级的同类水平。
这又是一个竞争的大舞台,参建的中铁五局等四家单位均是有着雄厚施工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逐鹿终南,谁为先锋,大家用比进度、比设备、比工艺、比质量、比形象,十八般武艺齐齐亮相,都想在重点工程施工中刻下企业的威名。
这还是一项难啃的“硬骨头”工程。隧道有“长、深、硬、杂、紧”等五个特点:长是说隧道长度大,不利于通风施工;深是指隧道距地面平均埋身在600米以上。施工中难免遇到地热、高地应力、涌水等不良情况;硬就是隧道大区段石质坚硬,给钻爆带来极大的困难;杂就是隧道将穿越多条断层,断层岩石破碎,稳定性差,极易发生坍塌;紧是指隧道工期短,建设单位要求于2003年8月底贯通隧道左线,工期仅为13个月。
紧迫的工期、不良的地质、严格的工艺要求,没有压垮五局终南山工程指挥部的一班人,在富有长大隧道施工经验的总指挥赵正合、副总工税明东为首的领导班子成员,迅速投入了施工组织方案的编排。这是一套全新的、科学的施组方案,他们确定了采用全断面开挖,锚喷支护紧跟加无轨运输出碴作业的施工方法。短短的30天里,人员迅速集结,大型机械运送到位,物资材料购置齐备,各类规章制度完整建立。五局职工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科学的组织,先进的方法,使五局职工如虎添翼,他们三月做施工准备,四月抓工序衔接,五月即创出了高产:一举完成掘进282米,创造了五局在长大隧道施工中高产新纪录。六月,在隧道作业面岩爆频繁发生、隧道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灾袭击的不利条件下,再创掘进338米的佳绩,施工进度位居全线各参建队伍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份,工程指挥部又向职工们提出了高产新要求:争创当月隧道成洞350米,刷新施工新纪录!大干动员会、生产骨干会、技术分析会纷纷召开了,职工们群情振奋,摩拳擦掌,在隧道深处奋力拼搏,终于在月底创造了365.1米的隧道单口独头掘进全国新纪录!喜讯立刻通过电波传遍了全国,中铁五局成了明星单位。他们的实力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
就在秦岭终南山隧道的施工中,这支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奋战372天,于2002年2月25日比投标承诺提前34天在全线率先完成了任务。而且安全生产亦创佳绩,实现了全年的事故为零。在终南山下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科技攻关谱新篇
这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同时这也是一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队伍。长大隧道的施工,要求非常高,科技含量比重大,在终南山隧道的攻坚战中,中铁五局集团的将士们经历了各种考验,在一个又一个困难面前,以赵正合为首的一班人始终坚持依靠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用科学的管理指导科学的施工,不仅保证了终南山隧道施工的高速度和快进度,而且还为今后长大隧道的施工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终南山隧道工程名气不小,难度更大,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否加快进度,而且还代表了我国现有的隧道施工综合水平。中铁五局集团有一支出类拔萃的技术力量,他们反复研究设计图纸,果敢地选定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施工方法——“新奥法”。为了将这一先进方法科学地运用到终南山隧道施工中去,技术人员们又结合实际采用了“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作业、喷锚初期支护、全程监控量测”等系统性施工办法,特别是他们的隧道光面爆破、喷锚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质量效果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好评。为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终南山隧道是争创“鲁班奖”的千秋工程。为了心目中那块金灿灿的奖牌,许多技术人员呕心沥血,昼夜苦干。开工以来,严格的工程监理人员对中铁五局的施工质量多次给予了好评。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在看了施工现场后,也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就连伊朗国家交通部交通局局长毕帕瓦先生也在隧道深处向中国工人坚起了大拇指。
赵正合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了“对待世界级工程,就得要有世界级的工作姿态,就得要有世界级的工作方法”的管理目标。为此,在他们整个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中,始终坚持从严从细从精,既使责、权、利有结合,又形成了目标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施工管理网络,真正做到了管理创新,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管理支持。
“极目秦川浓墨重彩写华章,濯足终南金戈铁马建伟业”。在终南山隧道进口的洞门两侧,悬挂着这样一幅气贯长虹的对联,表达了广大参战职工志在深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与大山的较量中,正是凭借着“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终南山精神,中铁五局职工们奋力搏拼、甘于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新华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筑路人的人生经历中,有着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2003年春节,颇有名气的湖南卫视专程派出团队采访了中铁五局的筑路工人们。当千家万户团聚的人们透过电视影屏,看到节目里仍在隧道里坚守岗位的风枪手们的身影时,当看到电视里传出亲人远方祝福,职工们热泪滚滚的画面时,当为了工作多年未归的游子做为特邀佳宾,突然出现在电视台的演播现场与亲人激情相拥时,整个演播大厅里掌声雷动,人们心灵震憾,自发地向这些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的筑路工人们投去了深情的问候。
在中铁五局集团的参建队伍中,涌现出了2002年6月抗洪抢险的先进人物和英勇事迹,也有数不清的职工放弃了积攒多年的探亲假,更有年轻的人推迟婚期的佳话传颂。
开工之初,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开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克胜、总经理胡卿纪等领导就寄言全体参战人员,希望他们发扬“奋发图强、顽强拼搏、敢于碰硬”的“老一处”精神,在终南山再扬威名,再铸辉煌。
而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蓦然回首,却让人惊喜,让人感动,因为他们的业绩为企业形象增了光,为企业旗织添了彩。秦岭深处放飞的这首壮丽颂歌必将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中增添了一个美妙而动听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