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拳拳赤子心 殷殷公仆情

——记榆林市总工会主席、市长助理贾亮晓文/辛素廷 成培德 黄立魁 范志立

2023年10月15日

塞上榆林,不仅人文历史厚重,而且自然风光迷人。榆林的版图犹如陕西宽厚的胸膛,将宁夏、内蒙、山西紧紧拥抱,使之成为中国西部正在崛起的最大的能源基地中心。这一重要战略地位的确立,使榆林在新世纪之初就显示出了一派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初春时节,一场飘飘扬扬的瑞雪将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塞上榆林装扮得分外妖娆,大地上虽然还寒意彻骨,然而原野上,道路旁的草木已泛绿意,特别是那报春的迎春花已是绽开新蕾,向人们传送着春的气息。迎着陕北高原蓝天白云和灿烂阳光,我们怀着一份好心情走访了在榆林的发展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曾被人们誉为“塞上企业功臣”的现任榆林市总工会主席、市长助理贾亮晓同志。

与贾亮晓的交流与沟通是件很愉快的事,他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特别是他那清晰的思维,敏捷的思路,很快就让我们对他过去的奋斗历程和今天的工作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也看到了贾亮晓在鲜花和荣誉背后的内心世界,他那造福榆林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那无私奉献的公仆之情……

上篇:赤子之心

贾亮晓是人们印象中的那种标准的陕北汉子,一米八多的个头,宽肩阔脸,浑身上下透着一种阳刚之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虽然岁月已在他五十多岁的脸庞上留下了痕迹,但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成熟与稳重。

通过贾亮晓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的介绍和翻看了一些资料后我们得知:贾亮晓,1947年8月出生,陕西府谷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经济师任职资格,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贾亮晓是一位搞企业出身的工会领导干部。早于1984年起,他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以科学的管理和大胆的经营,很快使一向业绩平平,默默无闻的府谷水泥厂走上了快速发展壮大的道路。短短几年里,府谷水泥厂的生产能力扩大近10倍,向国家上交利税增加了6倍。产品也被评为省优、部优称号,并远销晋、蒙、陕三省区。1988年,贾亮晓领导的府谷水泥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先进单位”;1989年又被中共陕西省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十佳优胜企业”之一。贾亮晓在将府谷水泥厂带入辉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管理经营才华和人生价值展示在了社会和公众面前。

鉴于贾亮晓的出色表现和工作能力,组织上又于1991年任命他为榆林卷烟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上任后,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狠抓产品质量,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扩大销售和开发研制换代产品,很快就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生产经营形势和经济效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一举成为了榆林市的利税大户。

1993年,榆林地委、行署作出了“学习贾亮晓、实干创新业”的决定,并授予其“优秀企业家”的称号。同年,《陕西日报》头版头条以《塞上企业功臣》为题,发表了介绍贾亮晓事迹的长篇通讯,向全省推广了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

1986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企业家”;

1987年,被评为“榆林市优秀厂长”;

1989年,被评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

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学雷锋先进个人”;

1994年,被评为“陕西省改革先进人物”,同年,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鲜花和荣誉是对贾亮晓突出贡献和骄人业绩的最好回报。他以热爱故乡,热爱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拼搏打杀,终于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成功地演绎了自己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价值。

中篇:公仆情怀

贾亮晓在任榆林市总工会主席之前,曾任原榆林市市长5年,现榆阳区区长1年。这期间,贾亮晓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华更是得到了全面的发挥。

1995年,他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狠抓三个重点,实现四个突破”的兴市强市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贾亮晓作为一市之长第一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了适合榆林市自身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次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着力点和具体办法。在这一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中,榆林市(现榆阳区)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到2000年贾亮晓调离榆林区区长一职时,全区财政收入比1995年翻了三番,在此期间榆阳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水土流失治理度由1995年的45.1%提高到67.1%,榆阳区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县区;羊产业开发率先在全省推行“封山绿化,秸秆利用,舍饲养羊”的模式,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榆阳区现被列为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区;固定资产投资比“八五”期间翻了近四番,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村村通路、通电、乡乡通讯程控化;能源一发全面起动;计划生育工作率先在全市实现了三为主和综合服务县目标;教育“两基”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时至今日,这里的百姓提起榆林市今天的变化,还都念念不忘的说:“榆林的新面貌、新变化,有贾亮晓的功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贾亮晓的公仆情融入到了榆林城市面貌的变化之中,人民不会忘记他。

2000年7月,贾亮晓出任榆林市总工会主席。这对一直从事企业和政府工作的他来讲,又是一个全新的人生命题。说起来都是做领导,但当工会主席,担负起覆行维护职能,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维护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四有”职工队伍的领导重任,贾亮晓做为工会主席又一次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去。

他任工会主席后,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一方面深入基层与工会干部促膝谈心,在全面掌握了全市工会工作的现状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贾亮晓对全市的工会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落实省总工会布署的各项任务,认真履行维护职能,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的组建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市的中心任务,坚持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一手抓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办实事,一手抓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组织要有新发展,维权要有新举措,作风要有新改进,工作要有新局面。在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贾亮晓干一行事业,热爱一行事业,他当工会主席后,很快便进入了角色。为了在“西部大开发,建设新榆林”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好工会工作的重要作用,他和工会的同志们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并结合榆林市工会工作的实际制出了“1222”工作部署,即:就是必须要抓住一个契机。第一个“2”就是搞好两个维护。第二个“2”就是要建立健全两项机制。第三个“2”就是开展好两项活动。抓住一个契机,就是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贯彻实施《工会法》为契机,全面推动,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搞好两个维护,就是要求各级工会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能,认真承担并履行职能的重任,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作为工会首要职责。建立健全两项机制,就是以维权为核心建立健全两项制度,一项是集体合同制度,一项是职工(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开展两项活动,一是按照省总要求实施“双百万工程”,二是按照市总要求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职工热爱企业,企业经营者热爱职工”活动,并努力协调劳动关系。各级工会要认真落实“1222”工作部署,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努力工作,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给工会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振兴榆林经济做出贡献。

下篇:理想追求

谈到近年来担任工会主席以来的体会时,贾亮晓告诉我们说:“要作好工会工作,首先必须要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加强组织引导,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上下功夫,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始终确保工会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其次,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建设西部经济强市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三,要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为我市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推动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狠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第四,要积极推进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切实转变作风,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工会干部队伍。”

多么准确的定位,多么清晰的思路。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通过几年多的努力,榆林市总工会的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得到了提高,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已深入人心,一个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和落实到为“十五”计划建功立业上来,为完成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做出新贡献的氛围已在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中形成。围绕西部大开发全市经济建设中的工作重点,各级工会还认真组织实施了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建功立业活动。比如,在煤炭、建筑、石化、交通等行业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在各基层工会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在女职工中开展了“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榆林市的12个县(区)工会,2个经济开发区工会,26个市直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3314个基层工会共拥有会员169779人,配有专职工会干部989人,兼职工会干部2984人,建立健全的工会组织机构和各种管理制度,确保了工会工作的正常进行,使之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

去年以来,榆林市总工会按省总工会的部署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双百万工程”。即:组织百万职工接受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百万职工参加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的活动,在职工中树立了“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观念,极大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全市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了“两热爱”活动,即:“职工热爱企业、企业经营者热爱职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倡导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促进企业发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效益。同时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贯彻落实。

在维护职工利益和关心职工生活方面,近年来,榆林市总工会针对企业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实际,加大了“扶贫帮困”和“送温暖工程”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困难职工生活保障,重点督促协助各级政府将所有特困职工全部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各县(区)工会和基层工会,普遍对特困职工情况进行了检查摸底,为政府落实“低保”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全市进入“低保”的困难职工共13395户。深入开展“交友帮扶”活动也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004名参加“交友帮扶”的领导干部也都定期上门看望了各自的帮扶对象,给他们送去了钱、粮、衣服,并事实在在的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仅去年春节前后,全市各级工会共看望、慰问了2560户困难职工,送救助金36万多元,衣物3000多件。职工互助保险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年新吸收8005人参保,吸纳保金235万元,受到了省总工会的表彰。今年春节前后,贾主席又为下岗、困难职工解决资金十几万元。

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身心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之中,贾亮晓作为工会主席深感责任重大。正如他在案前摆放的座右铭“慎权、慎欲、慎微、慎独”一样,他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也被浓缩在了其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北重化工新能源基地的崛起,榆林,这块黄土地必将迎来她社会进步经济腾飞的新的历史机遇,而贾亮晓这位有思想、有头脑、运筹帷幄、与时俱进的骁将也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人生序曲。

上篇:万名党员捐款营造“先锋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3/2003031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3/18/3127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