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获悉,今后我省将以小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为依托,鼓励有优势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调整。引导组建规模型企业集团,形成集约化、产业化优势。
发展战略是:从抓特色经济发展入手,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大中城市着重发展电子、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村镇以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发展投入小、风险小、回报周期短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培植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特色经济。同时,还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以品牌、信用为中心的“二次创业”。在陕北、渭北通过与欧盟畜牧业方面的跨国公司合作,发展一批畜牧产业的龙头企业;陕南发展一批药材、石材、土特产产业的龙头企业;关中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生物工程等科技产业的龙头企业。结合培育龙头企业,狠抓实施名牌战略活动。以名牌产品开拓市场,以市场推动产品,加速名牌产品和全省著名商标、全国驰名商标的形式。
通过引导、扶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由过去分散、粗放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增加非公有制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抗衡力。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