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西安和平电影院内热闹非凡,来自全省气象部门的近千名工作者隆重集会,庆祝和纪念以“我们未来的气候”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当天,全省各市、县的气象台站也全面开放,接待了数万名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的参观。
世界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WMO)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生效而设立的。每年世界气象组织都会确定一个纪念主题,今年选择“我们未来的气候”这一主题,是为了强调需要保护气候这一当代和未来人类安康的资源,唤起社会公众对气候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特别是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陕西省气象局局长、陕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崔讲学介绍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暴雨、干旱、厄尔尼诺、沙尘暴、森林火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在我省更加频繁,强度更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更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的大范围特大干旱和去年发生的陕南特大暴雨洪水,都对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损失。因而,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