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住的石板房,种的岩窝地,喝的积雨水,生活靠救济,商洛市对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的贫困人口积极实施移民扶贫。5年来,有21377户、91417名特困山民告别了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恶劣环境,搬迁异地,新建家园,告别贫困。
商洛有15万人生活在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本失去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对此,该市积极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县区10多个相关部门为移民搬迁大开绿灯,简化移民建房宅基地审批手续,实行集中统一审批,减免移民建房所需要的土地占用费和水利建设基金,乡村干部动员群众给予物资、投工等义务扶持,在建房指标、建房用地、调整耕地、木材指标以及小额信贷资金等方面优先安排。在资金扶持上,采取“政府补贴、社会互助、邻里帮助、自行借贷”等多种形式。每搬迁一名贫困人口除兑现省上补助资金800到1000元外,各县区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尽量给予配套支持,对移民户的承包耕地,其数量、质量不低于迁入组的平均水平,不得收取移民户子女的上学借读费,移民户未解决温饱以前,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此外,为使搬迁户尽快富裕起来,市县区扶贫、农技部门每年还抽调2000多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为迁移户进行产业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实行跟综服务,帮助他们找项目、快致富。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