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3月24日刊登了商洛氮肥厂职工反映,厂里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60多万元及加班没加班费问题后,商洛氮肥厂向本报作出如下回复:
1996年10月份后,因化肥市场变化,商洛氮肥厂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生产经营工作处境非常困难,流动资金极端紧张,不要说扩大再生产,就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2001年10月,上级主管部门调整了厂级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组织动员全厂职工全力以赴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求生存保饭碗,明确地提出了让职工有饭吃、吃饱饭、再吃好饭的工作思路。同时,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利用年度大修的机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2002年,企业合成氨实际生产能力达2万吨/年,比原设计能力提高30%以上。职工平均年收入由2001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近4000元,增幅也达30%以上。
尽管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不能一下子解决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我们承认目前在养老统筹金上缴问题上欠帐数额较大,但这只能通过企业逐步发展来解决、只能通过艰苦奋斗来解决、只能通过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来解决。在此,请贵报转告全厂职工不必担心并给予谅解,同时,请贵报转告全厂职工,对职工们反映的意见厂里表示理解、欢迎和感谢。
■值班编辑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