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篮球只是巨人的运动。NBA历史上最著名的球星张伯伦、拉塞尔、“J”博士,中国篮坛巨人穆铁柱、郑海霞,都是震耳欲聩的名字。只有这些有着超长身高的人才能成为篮球的巨星。
但从80年代至今,中锋主宰篮坛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NBA,从80年代的“魔术师”约翰逊与“大鸟”拉里·伯德争风时代,到90年代迈克尔·乔丹独领风骚,中锋在NBA中的地位越来越下降。
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在当今NBA各球队中,中锋这个位置是所有五个位置(大、小前锋,组织和得分后卫,中锋)中对球队贡献最小的。在29支NBA球队中,没有一个球队头号得分手和头号助攻手是中锋,就连中锋的专利篮板球也不过只有6支球队是由中锋把持的。在这3项最主要的技术数据统计中,中锋占据的第一位置只是大前锋位置的1/5,组织后卫的1/4和得分后卫的1/3。
中锋衰落了吗?中锋无大用了吗?篮球不再是巨人的运动了吗?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锋不再是篮球中最重要的位置。但数字有时候是欺骗人的,篮球场上的内容并不是数字能够完全表现的。如果中锋真的无大用,为什么“大鲨鱼”奥尼尔还是公认的全NBA最优秀的球员?为什么本赛季的新秀状元给了姚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球队一再哀叹自己没有好的中锋?
其实,中锋仍旧是篮球中最重要的角色。球场上,他们是任务最重、活最累但又最不受关注的球员。不错,NBA有18个队大前锋的篮板球领先,但如果没有中锋在篮下保护阻挡,大前锋根本无法和对方身材高大的中锋对抗。21支球队的组织后卫在助攻中领先,但如果没有中锋为他们拉开空挡,他们根本就传不出球。得分后卫在12支球队中得分居本队之首,但如果没有中锋吸引对方双人包夹出现空挡,他们又怎么可能突破成功,投中那么多三分球?
NBA的数据统计是非常先进的,但很多场上的情况反映不出来,尤其是一些为别人作嫁衣的行为根本无法统计。一个中锋在场上20分钟,他可能1-2次助攻,只拿到4-5次球,抢2-3个篮板球,但他的存在提高了全队的篮板球数量,减少了对方突破内线的成功率,将对方投篮的距离拉远了5英尺,降低了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这些功绩并没有记在中锋的身上,而是被忽略了或者记到了其他人头上。
所以,没有姚明的火箭队连季后赛的边都摸不到,没有奥尼尔的湖人队可能落到全赛区的最后一名,没有阿伦佐·莫宁的热队会被人们遗忘,没有帕特·尤因的纽约尼克斯会苦苦挣扎。在数据榜上风光的后卫和前锋,其战绩的一半应归功于任劳任怨的中锋球员。 (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