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朝九晚五”你愿意吗

2023年10月17日

“朝八晚六”是我国延用了几十年的传统作息制度,可近几年,它却受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朝九晚五”作息制度的强有力挑战。在人们的关注中,传统与现代经过几年的比拼,似乎传统依旧占了上风。但在不同人的心中又是怎样看待两者之间的优劣呢?让我们来听听各方不同的声音:

“朝九晚五”人性化

在西安高新区上班的王女士说:“实行‘朝九晚五’,可以更好地照顾家里人。我家住在北门附近,到上班地点要1个小时,如果8点上班我必须6点之前起床,洗漱、收拾、给孩子和丈夫做早饭,忙得和打仗似的。下午6点下班,回家也7点多钟了,又得做饭,等忙完了也快10点了,没有时间与家人进行更多的交谈,便要睡觉了,总觉的时间不够使。中午虽说休息时间多吧,可像我这样离家远的又回不去,中午2个小时又无事可干,我看还是‘朝九晚五’好,更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

一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王先生说:“其实早上10点前来机关办事的人很少,早上9点上班应该更合理些。中午我们提早上班有利于老百姓利用休息时间来办事,对政府机关来说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时间利用率。对我个人来说,它使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了,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娱乐和陪伴家人,总之‘朝九晚五’是一种更人性化、更高效的作息制度。”

“朝九晚五”不实际

一位下岗女工说:“我与丈夫一月才800多元的收入,如果实行‘朝九晚五’,就没时间回家做饭,每天在外面买饭吃,生活支出会大大增加,还是不要实行的好”。

一位企业领导说:“我对‘朝九晚五’并不认同,你想在一线工作的职工忙了一早上,如果中午吃不好、休息不好,下午怎么更好地工作?再说,目前国家实行8小时工作制,如果我们企业实行‘朝九晚五’,每天上7小时,怎么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如果加班又要付给职工加班费,会增加企业成本。总之,‘朝九晚五’不太合适我们企业”。

一位记者对“朝九晚五”在政府机关率先实施表示了他的看法:“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不是靠实行什么作息制度,关键是要改变工作作风,少一些官老爷习气。

另外,光某一地实行‘朝九晚五’可以吗?如果西安实行了,别的地方没实行,可能造成你上班时,他却下了班,很多工作将会被耽误。

“朝九晚五”大势所趋但须因地制宜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案要求实行“朝九晚五”。他认为,此举可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早晚支配时间的增加,市民就会购买离城区较远的房屋,便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减轻中心城区压力,减轻交通负担;还可以繁荣夜晚经济,拉动内需。

他还认为,传统的“朝八晚六”作息制度所依托的经济、社会基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市场化要求城市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更高。对广大职工来说“朝八晚六”使职工早晚支配时间较少,得不到充分休息。另外,中午休息过长,给基层特别是外地进城办事人员会带来工作、生活上的不便。

对于这位委员的看法,记者表示认同,沿用了几十年的作息制度,是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可以说这是大势所趋。可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是所有地方、行业、部门都一定要实行“朝九晚五”,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作息制度,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可以实行“朝九晚五”,而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则应根据市情决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

■本报记者 章琦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4/08/3254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