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全军覆没”之一种

2023年10月17日

□文/冯日乾

在看一个摄影展览时,意外碰见一位友人,问我:“《中国青年报》上登的吉林省那个李铁成受贿案看到了吗?”我说没有。“哎呀!”他像是怪我竟成桃花源中人,急了:“怎么能不看呢?全县科、局、处级干部没有一个不向县委书记行贿的……”因为他马上要走,不及细谈,临行扔下一句话来:“要看要看,全军覆没,无一幸免啊!”

我现在对官员腐败一类报道已无多大兴趣,但此案能让友人感慨得用上“啊”,我还是想见识一下。于是,找来一张1月31日的报纸。不过细看之后,我并没有拍案惊奇。李铁成在县委书记任上长达8年,此前还做过县长、副县长,总共受贿只有140多万元,比起安徽阜阳那个上任当晚就收贿近百万的肖作新,不过是个小老弟。是的,他任职的靖宇县乃是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的牺牲地,也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你可以骂他“全无心肝”。但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良心大大地坏了,哪一个会怜念百姓苦,会感愧脚下是烈士的埋骨地!让我的朋友惊叹的是:吉林省检察院的侦查终结报告显示,全县百余单位无一不向书记行贿。如此“行贿者众”,确属罕见。但友人将此现象概括为“全军覆没”,又颇为悲惋地重复为“无一幸免”,却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感受,或者说,读了报道,我倒生出另一层感想来。

“全军覆没”,自然是比喻。比得也不为错,但却嫌笼统。战争史上全军覆没的战例不少,具体情况多有不同。史可法守扬州结果全军覆没,那是当时外无援军内无贮粮,扬州已成一座孤城。以一万多守军加上城内民众抵抗十万多清兵的围攻,最终城破人亡,实在也是“势不可为”。败是败,亡是亡,但史可法与扬州军民誓死不屈以身殉城的精神却是可歌可泣的。垓下之战,穷途末路的项羽陷于四面楚歌,终于别姬自刎。然而他战了,楚汉相争战了数年,如今只余八百人,他仍作困兽之斗,临死还一人杀死汉兵数百人。将军百战死,“死亦为鬼雄”。靖宇县干部的“全军覆没”与哪一种情况相像呢?好像都不大像。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李铁成的权势——县内机关部门“一把手”的任免他不点头“谁也不好使”。假若有那么一些干部(我不敢期望每个人都能)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就是不行贿,因而他们个个受到打击报复,或被罢官,或被栽上莫须有罪名受处分乃至因此而导致老婆离婚,或迫于无奈自己弃官,假如出现这种局面,也是一种“全军覆没”,即所有与权势抗争的干部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从遭打击迫害的角度讲就真是“无一幸免”了。可惜这是笔者的假设,实际情况却是:面对李铁成对干部的频繁调整,所有想捞个科局级“一把手”或想坐稳原来第一把交椅的干部竟都慌了,赶紧投其所图纳贡上门。而且他们都精于此道,“以谋取自我利益的大小来设计礼金厚薄”;而且还都认为李书记算是个“讲究人”,受人香火就让人如愿以偿,乐于孝敬他。这实在很像是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一听敌人喊杀就两股发颤连忙交械的豆腐兵。依我看,这叫“全线崩溃,无一守节”似乎更确切些。历史上有无类似情况呢?有。宋灭后蜀的战役中蜀军就是这样子。平日里将骄兵疲已成惯性,故当宋军压境时,数倍于敌的人马闻风丧胆,毫无斗志,“所在奔溃,将帅多被擒获”,“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说到后蜀这样的亡国之旅,不免让人胡思乱想:假若(仍然是假设,不必过于忧心)某一天真的面临血淋淋屠刀黑乎乎枪口的考验,这支“无一守节”的队伍有多少人能像杨靖宇烈士当年一样宁死不屈?看多了和平时期贪官污吏的老百姓还会像当年那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掩护他们吗?

上篇:让反腐败再上新台阶
下篇:头一次试镜像个傻女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4/09/3255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