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蒲城简直是一个浩瀚笃帙的文物宝库,来这里您可以一睹唐五陵的旅游风光,可以观赏清代名相王鼎的文物遗迹,可以饱览杨虎城将军故里的田园美景,可以参观水利大师李仪址的“长虹”杰作,可以倾听智取华山刘吉尧的英雄事迹……
——摘自蒲城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姚铁欣的讲话
地处渭北的陕西蒲城县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神奇土地。正如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姚铁欣所言:“大唐文化、名人故里是蒲城最具有特色的文物旅游资源”。得益于这种资源优势,蒲城县自1996年9月至今,实现了蒲城县文物旅游的高速发展。前三年旅游人数和收入成倍增长。近几年又同比增长25%,旅游人数超过28万,收入达900多万元。县文物旅游局一跌成为陕西省文物安全先进集体、陕西省旅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同时,他们还被渭南市评为“文物旅游系统责任目标考评先进单位”,被蒲城县评为“创佳评差”先进单位,2002年度,又被省文物旅游系统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局长姚铁欣也因贡献突出、业绩骄人而被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公安厅评为“保护文物先进工作者”,被蒲城县委、县政府评为“依法治县先进工作者”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蒲城县文物旅游局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出了如此惊人的成绩,使蒲城文物旅游业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里面凝聚了局长姚铁欣和他的同事们的心血和汗水。当然姚铁欣待人宽厚,事业心强,作风扎实,具有撼动人心的人格魅力,使他能够将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也是文物旅游局工作成绩显著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起步篇
1997年,蒲城县文物旅游局刚成立不久,适逢香港回归祖国。在姚铁欣的提议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一个大胆的构想和创意成为了文物旅游局起步之年的杰作。这就是:“迎香港回归,塑王鼎身像,建蒲城碑林,创文明县城”的行动口号。
王鼎是清代爱国名相,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恩师,他抗英拒约、治黄尸谏的爱国事迹至今仍万民传颂。塑王鼎身像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既无车辆又无资金的文物旅游局来说确实是件难事。为了促成此事。姚铁欣身先士卒,起早摸黑,城里乡下,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把不跑的路都跑了,把不说的话都说了。同时又在他的倡议下,在全县开展了“保护蒲城文物”的赞助活动。一个月后,他一个人就集资了10多万元,全局共集资20万元。这点资金虽是杯水车薪,可他们镏铢必较,用这笔钱办了10件大事。雕塑了3.6米高的王鼎塑像,并在香港回归的大喜日子里举行了开幕仪式。同时还起用了王鼎后裔王丽林女士捐赠的县城达仁巷故居1.59亩地筹建了王鼎纪念馆。
建蒲城碑林也随之落成。碑林收藏了上至北魏,下至民国时期的240余通碑石、径幢。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斌还为其题名。这些碑石极富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有公元565年的《北国观世音写座》;有杨虎城将军题写唐嗣桐墓碑;有全国百通石碑之一的《之麾将军碑(拓片)》;有唐玄宗为其四个妹妹写的神道碑。可以说,“蒲城碑林”是价值连城的石质书库,是纵览历史,启迪当代,横观华夏,教育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除此之处,文物旅游局还为33处县保以上单位立了保护碑,完成了三合乡忽家村王鼎陵园的整修,以及大型历史剧《王鼎惩贪》的创作和出版。
开发篇
在中国历史上有290个春秋的唐代建都长安。从唐高祖李渊到唐僖宗李儇有18座皇帝陵基分布在渭北高原的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一带,合称“关中十八陵”。而蒲城境内就有四座。它们是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加上号墓为陵的让皇帝李宪的惠陵,合称“唐五陵”。
特别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桥陵,无疑是一颗镶嵌在蒲城大地上的耀眼明珠。桥陵因建于唐“开元盛世”,自然形成了唐代繁荣昌盛在陵墓建造上的独特风格,其石刻艺术有“甲天下”的美誉。桥陵建在丰山主峰,山不高而挺拔,峰不险而俊秀,睛天白云缭绕,阴天云雾苍茫,向南极目远眺,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素有“五陵(桥、景、光、泰、惠)闲云”之说,为蒲城八景之首。目前,桥陵保护规划己于2002年8月21日正式经国家文物局批复,一期绿化工程己栽植树木13.8万株,二期绿化正在进行,连接五陵的32.5公里的五陵路已经开通,桥陵陪葬墓惠陵和泰陵陪葬墓高力士墓已经发掘,桥陵专线,泰陵专线也已开通建成,修建了全省最大的仿唐牌楼,征用了陵区的800余亩土地。所有这一切都为开发以桥陵为代表的大唐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制订《桥陵保护利用规划》,姚铁欣不知疲倦地翻阅了大量古今中外堪测资料,摸清了桥陵的建筑面积,及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面门户,还有雄伟的献殿、阙楼、陵署的具体方位,绘制了精美的地面建筑复原图。
近几年,为了开发蒲城的旅游资源,在姚铁欣的斡旋下,县上还成立了景陵、惠陵和清代考院三个文管所,成立了文物保护开发中心,建立了五个国家小卫士班和招聘了52名文物保护员,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队伍。从而使蒲城县连续实现第六个文物安全年,他们的业绩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县上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成就篇
一个个风景点的开发,一个个旅游项目的建成,使蒲城旅游在关中后来居上。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在这块神秘而古老,美丽而现代的土地上流恋观光,痴迷风景,造就了今天蒲城旅游业的兴旺景象。
当我们采访姚铁欣局长的时候,这位为了蒲城旅游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一局之长又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了蒲城文物旅游业在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完成了清代考院24间考舍和大门厅的维修工程。并聘请西北大学专家制定了清代考院的布展方案,为清代考院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开展建馆前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保护最完整的县级清代考院,有很高的保存和研究观赏价值。
——投资18万元修建了二层200余平方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投入10万元维修了博物馆崇圣寺、明宦寺、乡贤寺等古建文物,还投入10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
——投资10万元重新装修了博物馆的历史文物陈列馆,2003年三月已正式开馆。投资26万元,油漆彩绘了灵星门、明伦堂等古建文物。投资8万元,维修了明代六龙壁,今年四月份举行了竣工仪式。
——组建了唐陵生态环境保护有限责任公司,其使命是抓住机遇,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寻求发展,搞好唐五陵的开发和利用。
——组建了全省唯一的村办旅行社——乔山旅行社和旅游车队。乔山旅行社不但同全国100多个旅行社联网组团,还紧密配合县上中心工作,组织部门和乡镇领导参观学习山东寿光的大棚菜技术,到珠江三角洲参观学习工业企业发展的经验,组织外地来蒲旅客参观景点,介绍风土人情、资源特产等,为蒲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往各景点的旅游专车今春运行后,解决了散客到景点难的问题,方便了游客,服务群众。
——宣传促销活动成效显著。组织编写了《蒲城文物旅游指南》一书,《桥陵》小册子,《招商引资项目册》、《爱国名相王鼎》、《古城细雨》等书刊2万余册,拍摄了《中国桥陵》,《双塔古城溢神韵》及桥陵风光电视专题片,对宣传蒲城文物旅游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蒲城的旅游业发展还具有交通便捷的优势。其境内有西韩铁路,西延铁路,铜蒲铁路三条于线,共设有14个火车站,总长度146.6公里。公路总长度有300余公里,其中包括西禹公路,渭清公路两条干线和罕金一条支线公路。另处还有地方性公路200公里。目前,西禹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渭蒲高速公路也将在近期修建。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大大缩短来蒲的时间,使蒲城成为西安的卫星城,这就形成了以西安为客源地,编组成蒲城一日游,二日游线路。
再加之蒲城境内自然、历史、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是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的富集区之一。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0处,县级20处。已查明的文物点多达395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大浴河、温汤等遗址;有西周的贾大夫墓;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城、重宗遗址;有战国时期的秦长城遗址和魏长城遗址;有三国时期邓艾墓;有唐、宋、金代的四座宝塔;有明清时期的文庙、关帝庙、考院、文昌阁等;有民国时期的洛惠渠、曲里渡槽、勿幕图书馆、杨虎城故居;有建国后的永丰烈士陵园,更有前面提到的唐代五陵及近20座陪葬墓群。
双塔古城迎远客,蒲城旅游令人乐。在新世纪里,当人们崇尚历史,向往田园的质朴之心复苏时,蒲城旅游也许会是您最好的选择…… (张小英 李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