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系汉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凤凰山主峰铁瓦店北麓,横穿县境东西,为源于汉阴县境内的第一大河。在这美丽的月河边,有个以河命名的月河村。许是受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许是受月河甘甜乳汁的滋润,月河村正以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月河之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产业结构调整 成绩辉煌喜人
月河村地处汉阴县城东2—4公里范围内的月河川道,辖九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74人。全村版图面积6.8平方公里,地貌属三沟一坎七面坡,是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的村庄。过去,在以粮为纲的保守农业思想指导下,全村以粮油为主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虽高达5000余亩,但人均经济收入却一直处于低谷。不但满足不了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也严重的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全村经济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求得新生与发展,自99年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村单位镇民政所、县政府办的大力协助指导下,村两委会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着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几经拼搏,几经努力,截止目前,成绩喜人。产业调整后全村的粮油仍自给有余,而且人均年纯收入也由98年前800—900元上升到1380余元,全村非农业劳务收入仍超过总收入的60%以上。产业的调整,不但使全村人均收入每年上升100多元,而且使全村递增收入达100多万元。在全县第一个报批了村级集镇建设规划,一条长1.2公里,宽18米的标准大街已经落成,全村728户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建成标准新居,大部分农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在全村宣林荒坡上建成420亩经济林特园,村办小学修缮一新,村容村貌更是日新月异。
辛勤的汉水催绽了灿烂的鲜花。声誉鹊起的月河村先后多次获得市级、县级“先进党支部”、“联合治理先进集体”、“非国有企业先进集体”、“财经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家有梧桐树 招来金凤凰
月河村何以如此耀眼?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他们最成功的一手是“招商引资”。1990年,浙江乐清市客商潘克益为月河村的招商诚意所感动,在村民拿出最好的田地,在最优惠的价格的情况下,潘克益决然投资450万元在月河村租地150亩,成立了秦汉名优林果苗木公司。2000年春,河北石家庄市威远集团与月河村签订了总投资1.2亿元,年产45#、55#硅酸水泥50万吨的合同书。2001年在“西洽会”上,福建省邵武市哂口建筑二公司与月河村一举签订了水泥矿开采、新建编织袋厂、瓷砖厂、年产10万吨袋装石应粉厂等四个项目合同,总投资880万元。同年福建蒲田客商吴亚松在月河投资120万元,新建了水泥空心砖厂。不久,秦南养殖场在月河村征河滩地15亩,与西安方欣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466万元,兴建良种畜禽繁育场。
聪明的月河人不但招商能招得过来,而且能留得住。他们的法宝是“引进门,扶上路,送一程”。为帮助外来商尽快投产运营,月河村抽调了五名村干部,成立了综合服务开发中心。从项目论证、引进、可行性报告到立项审批、厂址采定、征地搬迁、三通一平、推筹用正、生活安排、调解纠纷等为外来企业提供一条龙全程服务。为此以谢传斌、刘声树为首的村干部们废寝忘食地拼命工作,却从不向投资者索取分文报酬。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廉洁赤诚,感动得这些外来投资商的交口称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月河村赶上了好时节,外来商赶上了好时节。不是么?招商引资壮大了月河村加快发展的实力和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使月河人走出了换思维的新台阶。优越的环境、优惠的条件、优质的服务又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平台。
昂首新征途 铸造新辉煌
勇往直前的月河村人,不满足于现状的月河村人,并不为已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按照上级提出的“三个围绕”、“四个突破”、“五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根据月河村的地理优势和三年来所奠定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今后三年发展的思路。
调整粮、经种植比例,发展龙头企业,打造集工业、贸易、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结构。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在月河逐步建成以建材为主的企业群。通过引资加快月河工贸小区的两条新街的建设,引进外来经商户,带动本地户到商贸街定居,形成集镇规模,建成中药材交易市场。利用陵坡和荒山荒地,开发以水果,桑园为主的3000亩水果基地,重点发展果桑,亲配以上规模的果脯、果汁、果酒生产厂。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历史古迹——丰都殿综合旅游风景区。同时把药材与蚕桑种植列为重点项目,不断加强村农工贸公司的建设,围绕汉源水泥厂,开展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有哲人认为:“路是脚踩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目光远大,开拓进取的月河人正昂首新征途,以雄健的步伐走向未来,书写月河人新的华章,描绘月河村的美丽富饶……
本报安康记者站 图:张春生
文:陈安妮 唐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