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红霞
很多离异的夫妻在谈到对方时候,总是满腹怒气、大加指责;很多旁观者在评论别人的离异时,也总喜欢以离婚究竟是谁的责任或谁的责任更大为结论。然而笔者认为,其实大多数的离异并不能归因于夫妻中的哪个人,这种不幸更多地是源于夫妻间的适应不良。
人与人之间求得和谐共处、相敬相爱,并非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是师承天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它不仅需要交往双方都有真诚的善意,而且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沟通能力、运用得体的交往技巧,否则,“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好心办坏事,好心不得好报”之类的沟通障碍就会发生。而如果这时双方或其中一方又缺乏宽容、忍让的个性,彼此间就会感到话不投机、行不同类、无法相处。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喜欢某个人是因为对方本身的特点无法接受,却不肯承认是因为双方的适应不良。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例,它需要双方相互的空间与时间更为广泛和绵长。虽然有恋爱过程为两人的相互认识和彼此适应打下基础,但漫长的婚后生活和多变的世事人情,总会令他们遭遇需要重新适应的新问题。笔者认识的一对夫妇就是这样一对。他们在开始的日子里很和睦,冲突来自于丈夫后来买的狗。丈夫喜欢它,妻子却讨厌家中到处都有狗的粪便和毛发;丈夫说家里乱点没关系,关键是有情趣,妻子认为没有西方人的居住条件就不要模仿人家的嗜好习惯;丈夫说一个好女人就该喜欢宠物,妻子说一个好男人就该尊重女性的意见;丈夫说你这么不能体谅我,你到底还爱不爱我?……在愈演愈烈的争执中,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对方是那么自私、偏执、粗暴、蛮横、不通情理的人。他们最终分了手。
认识到导致离婚的重要原因在于双方沟通的不适应,会对实际的婚姻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妻子和丈夫都该记住,面对冲突所做的应该是谈判,而不是努力使对方服从自己或拒绝沟通。所谓谈判就是在双方让步的前提下,达成最大可能地实现双方利益的协议,有了谈判的精神,就有了相互适应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冲突都属于见仁见智的分歧,解决它们的最好办法在于相互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