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到铜川采访,发现那里的“黑车”载人现象非常普遍,不仅给交通安全埋下隐患,而且也给铜川的市容市貌和交通环境带来污点。尽管交管部门三令五申不许“黑车”上路,不许农用车、三轮车上路载客,但这种现象为何在铜川见怪不怪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在印台区政府门口至铜川市制药厂,每天都有十七八辆面的顺着一马路转来转去,把目光投注给每一个行人。这就是所谓的黑车。这种非法营运的面包车一般不办理车辆保险、不进行年审、不交纳线路费,绝大多数司机也无从业资格。铜川“黑车”多,但以北关尤甚。在北关地区这种“黑面包”就有60多辆。
除“黑面包”之外,在北关非法载客的还有农用车、三轮车、残疾人代步车。记者发现,在一些地方,这些“黑车”乱停乱放,形成“黑车阵”,阻碍交通,影响市容,而其安全隐患更大。4月8日,记者在铜川至焦坪的路上,就不断看到农用车载人狂奔的危险境头。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的车箱内往往能塞30多个人,有时人多,后面的人便将腿伸到车箱外。人本来就很多,车箱外还挂着自行车、破筐、竹笼等。记者在等铜川至焦坪的班车时,就不断有车主来拉上车,车主还骗记者说到焦坪每天就两趟车,还不如坐他们的车。据了解,目前仅北关至焦坪的自制篷架农用载人车有100辆之多,残疾人代步车也有50余辆,真的到了泛滥的地步。
“黑车”的泛滥,冲击了合法营运的车辆。在铜川市东岳客运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铜川至焦坪有合法营运资格的运输单位,原来有中巴车30辆,现在仅剩下15辆,由于受“黑车”的冲击,至今又有7辆不得停止营运。这位负责人气愤地说:有关部门管理不严、不上路去查是造成“黑车”泛滥的直接原因。而西安、延安就比铜川做得好。”
“黑车”泛滥,冲击了正规的运输市场,更大的危害在于埋下了安全隐患。去年北关到焦坪的交通事故有80%是“黑车”造成的。人们往往贪图便宜和方便,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脑后,乘坐“黑车”,出了事故又常常私下解决,最终受害的还是群众。据市民反映,北关“黑车”市场已延续多年虽经多次整顿,情况依然如此严重,追及原因,可能是各方利益的驱动所致。
“黑车”猖厥,群众遭殃。去年,铜川市共查处了各类非法营运车辆达250余辆,许多的地方的运输市场得到了净化,但北关一带的“黑车”依然“我行我素”。记者不禁要问,有关部门难道不了解这些情况吗?那些乘坐“黑车”的人,难道你们就愿意这样任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吗?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