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综采队队长张学政自参加工作以来,立志献身煤炭事业,身体力践“三个代表”思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支架工到综采队长,长年累月地奋战在千米井下采煤一线,带领大家学技术,以技术立队强矿,努力推进煤矿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并创造了高瓦斯矿井安全生产的成功范例,曾被评为全国群众性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
受命于危难之中,承担推进煤炭现代化的重任是张学政改写下石节矿采煤历史的转折点。张学政参加工作后,在煤矿先后干过支架工、支架检修工、泵站工,当过生产班长。他无论干什么就爱什么,凡是与业务有关的技术他都去钻。特别是矿务局在推进现代化掘采技术组织人员参加综采工艺培训中,他抓住有利时机,刻苦学习,记下了数十万字的学习笔记,为掌握综采技术并成为行家里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石节矿是一个煤气油共生的高瓦斯易燃易爆矿井。1997年上综采放顶煤项目,由于技术和管理措施的问题运转不顺,发生工作面着火被迫封井。数千万元的现代化设备就这样被搁置在井下发挥不出效益。在当时,受小煤窑的冲击,下石节矿和其他国有煤矿一样,生产举步维艰,职工工资难以发放,企业亏损。内外交困,使下石节矿陷入极度困难中。在众望所归中,矿上将张学政从金华山矿调了过来,担任综采队生产班班长。他到任后,多次下井察看实情,整天呆在综采设备旁研究对策。当时,仍处在封井期间,下井是很危险的事。但他置个人安危不顾,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终于弄清了合理开采的方式。1997年7月,张学政带领全班人打响了安装312综采工作面的战斗。队上计划每班安装两台支架,他们班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仅用18天就将99台综采支架及机组设备安装到位,比原计划提前了14天,并一次试产成功,头班出煤千余吨。综采设备这个庞然大物在张学政的搬弄下终于发挥了应有作用。下石节矿的综采新篇章一下子被拉开了,他也被职工称为“综采专家”。
2002年,已是综采队队长的张学政,针对威胁生产最大的井下沼气着火爆炸问题,吸取以前着火封面推采过慢的教训,通过蹲工作面仔细观察,反复核对地质资料,掌握井下来压和自然发火的周期规律,大胆推出“快速推采”法,赶在工作面周期来压和发火之前先期防治,解决了综采过程中的防火安全难题,保证了综采工作持续安全生产1000天无事故,创出高瓦斯井中安全生产的成功经验。并顺利实现了一井一面年产100万吨的增产目标,首创出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国有煤矿高产高效最好水平。为2002年全矿生产原煤125万吨,实现盈利1375万元立下汗马功劳。
在新安装的211工作面,他这个“综采专家”,针对低位放顶煤支架、刮板易拉弯等难题,采取定时放、定量放、循环放和预裂爆破等新工艺,使顶煤回收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80%,仅此一项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他带头研究推行的综采放顶煤新工艺,去年被评为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