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今年31岁的殷武,出生在商南县农村,1989年从西安一所中专毕业,被分配到省属一家单位工作,因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为部门领导。然而,到1995年,因种种原因,殷武从单位下岗了。这突如其来的命运改变,使他陷入一片迷茫之中。
下岗后,一个月仅130元的生活费,离开单位后在西安又没处住,而恰恰这时,弟弟也来西安上学,又需他救济。来自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使他一段时间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闲来无事,他和朋友闲聊,朋友全用英语对话,他在一旁听不懂,突发了学英语的想法,后来又改变主意想考研究生。
考研的目标确定后,第一关是过英语关。他是中专学历,学的又是财会专业,以前英语基础差,顶多是一个初一级水平。他算了一笔帐,中学和大学英语课集中学习需要整整三年时间,可时间又不允许他专门去学英语。在下岗后考研的日子里,殷武白天四处打工挣钱维持他和弟弟在西安的生活,晚上便一头扎进书堆里啃英语。为了生活,他干过化妆品推销员,做过市区地图采编员,蹬过三轮车,还给企业作法律顾问。尽管他整天拼命工作,但经济的拮据一直困扰着他。在准备考研的日子里,他每天只吃6个烧饼,把不多的钱硬是节约下来去买书。这样的生活他苦撑了7年。为了学习,7年间,他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宿舍长期借宿,无数次地偷偷溜到教室外旁听上课。以致好多老师和学生都认识了他,知道他们学校有个旁听的、刻苦的“大”学生。
第一次考研专业课的成绩均超过了录取分数线,英语没有过关使他希望破灭。第二次又失败了。第三次则由于学习紧张,加之生活质量差,考试前一个星期天天拉肚子,人就被拉垮了,坐在考场内都没有多少力气,最终还是失败。每一次失败,对他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打击,但他每次都凭着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撑了下去,愈挫愈勇,继续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次他终于如愿以偿。所有的苦难和艰辛都化为最后胜利的微笑。
殷武就是这样一个下岗职工,用了整整7年时间,四进考场,去圆心中的梦。去年他被西北政法学院录取为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在还是学院研究生协会主席,课余时间经常忙社会工作。他告诉记者,读完硕士后,他还将攻读博士,毕业后开办一家律师事务所,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他还说,人生的快乐是在于奋斗之中,通过百折不挠的奋斗获得的成功最美丽。 (阎冬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