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发展中的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公司

2023年10月17日

文/焦旭光 邢魏军 杨诚

又是一个春天,陕北高原湛蓝的天空上飘浮着片片的白云,茫茫的大地上,一派北国风光,放眼望去,只见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铁路枢纽工程直把这漫山遍野点缀地充满了现代气息……

天空中仍吹拂着乍暖还寒的微风,大地上却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就是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公司位于陕西神木县内石拉沟总部所在地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那种强烈的反差来自自然,而那种感观的刺激却来自这里艰苦创业的神朔铁路人。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用心血和汗水,在这大漠荒野的恶劣条件下,硬是凭着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怀着一种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在这广袤而又神奇的陕北高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正如古诗词中所讲的那样“梅花香自苦寒来”。神朔铁路人在北国严寒的风雪中,在艰苦创业的拼搏中,把神朔铁路人的冲天豪气和奉献情怀大手笔地写意在了这里的天地之间。今天,在神木石拉沟的荒漠上,这个大型企业犹如一支斗霜傲雪的“梅花”绽放在新世纪的春天里时,我们对建设者的情怀和风采更加佩服,更加赞赏了。

当我们怀着一种好奇,带着一份钦佩走近神朔铁路公司的时候,所见所闻,更是让我们感叹!

A篇:形象篇 神朔铁路公司于1999年7月成立,是神华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神朔铁路的运营管理。而神朔铁路简单一点说,就是陕西神木至山西朔州间运煤大通道,长约266公里……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间,在中国陕西、内蒙、山西交汇处发现了一个资源惊人,煤质优良的特大型整装煤田。随着它的开发,一个个新的名词和形象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流传:“神府煤田”、“包神铁路”、“神延铁路”、“神朔铁路”、“神黄铁路”、“神华集团”等等。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这所有的工程项目和企业名称里都有一个与神木有关的“神”字。神朔铁路公司亦不例外,由此,我们已经认知了神朔铁路公司的初步印象。

由神朔铁路公司承担运营管理的神朔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神(木)黄(骅港)铁路的起始部分,地处陕、蒙、晋交汇处的煤炭资源腹地。是神黄、包神、神延铁路的交通要冲。它东连北同蒲线,与神黄线相连后直通海港。因此,它被看作是神华集团矿、电、路、港、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对神华集团公司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我国西煤东运的伟大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神朔铁路1996年7月1日正式开通,当年便完成货运量75万吨。在过去短短的7年时间里,公司在神华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本着“边运营,边建设,滚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安全生产步步登高,运量连年翻番,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运营成本逐年下降,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的飞速发展还表现在从神朔铁路公司成长业绩的一组组数字……

1996年7月1日神朔铁路正式开通,当年便完成货运量75万吨,实现运输收入3649万元;到2001年运量一跃达到了3358万吨,收入12.12亿元;而到了2002年他们在施工干扰大,单线运输交路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完成货运量4850万吨,7年运量翻了7番,创造了中国铁路运输史上单线运输的奇迹。收入15.4亿元,是1996年的43倍。运输收入累计42.96亿元,比预计增加了6倍,上交18亿元。缴纳税金1.08亿万。比预计增加了8倍。同时为晋、陕、蒙人民脱贫致富,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7年来,公司已连续七创安全年,安全生产2400天,连续三次婵连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荣誉。

数字看上去似乎有些枯燥,但神朔铁路人战严寒,斗酷暑的心血和汗水却融在其中。在近乎直线上升的业绩里面,神朔铁路公司的企业形象已跃入了人们的眼帘之中,升腾在了共和国的这块正在蓬勃发展的天地之间……

B篇:发展篇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句被人们广泛认可的至理名言。神朔铁路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后面,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几年来,神朔铁路人以“高速度”、“大手笔”坚持走发展之路……

神朔铁路创业初期的艰难困苦和风风雨雨恐怕无人知晓。公司领导谢贵良总经理概括的更为贴切。即耳聋、眼瞎、腿发软。耳聋即无通讯;眼瞎即无照明;腿发软即线路设备极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神朔铁路的第一代创业者们没有退缩、没有怯懦,他们凭借着敢为人先的胆识、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拼博的勇气,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巡视线路数十次,解决故障近百个,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全线顺利贯通完成,于当年运煤75万吨。在公司党政一班人的正确领导下,企业已从一个工程尚未完结、设备不稳定、仅有数十人的铁路筹备单位发展成为集车、机、工、电、辆等门类齐全、技术成熟、运营稳定,并拥有4500多名员工的大型铁路运输企业。

神朔铁路公司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神华集团董事长叶青和总经理陈必亭等一班人的正确决策和精心指导,在神朔铁路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还在百忙之中深入到公司及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与此同时,神朔铁路公司有一个以谢贵良为首的团结协作的坚强班子,他们以脚踏实地,作风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工作和经营理念,不断探索新建铁路企业的新路子,利用全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新路,大胆开拓,终于将企业带入了一片新天地。

神朔铁路仅用了四年时间,实现了由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电力机车的三个历史性跨越。四年时间走过了铁路发展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路。此外,他们还在几年中不仅完成了二线投资的10.41亿元,还完成一线基建投资1.59亿元。一大批短、平、快的扩能工程项目、线下补强、换轨、隧道病害整治、机务定修库扩建、机车停留线等工程相继竣工和投入使用,使神朔全线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和配套,为大幅提高运力和增强企业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当一线运力达到极限后,神朔铁路公司就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增建复线的焦点上,要得就是给神朔铁路公司这只“猛虎添翼”。

在复线投入施工后,他们打破全线建成验收后再开通的常规,与复线建设指挥部密切配合,采取分段建设、分段开通的办法,不断扩大运输能力。这一举措被业内许多专家和领导赞誉为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大手笔”,在完成生产任务和提高运力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2002年4月10日,神池南至杨塔80公里复线铺通,在电网未架的情况下,他们采取3个内燃机重联,拉出了第一列煤;5月1日便纳入正式运输计划并增加了沿线三个装车点;8月15日该段电气化开通,日均运行列车由29对提高到32对;8月31日,又延长至保德,再增一个装车点,满足了孙家沟矿投产外运的需要,日均运行列车提高到36对……

再如:为了配合黄河以东复线的建成和运力的提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装车点。由此神朔铁路公司采用超常规的施工办法,从2002年7月26日开始,在一片庄稼地田起步,仅用48天时间就建成了朔西煤台专用线和一座102米长的桥梁,并于9月13日开通使用,到年底就已运煤60万吨。

再再如:他们用10个月时间协助神东煤炭公司在保德建成了一个千万吨级装车站。其快速装车系统的技术设备和指导全部采用国际一流的设备,装满一辆车只用50多秒(60吨),装满一个4000多吨的大列也只用1个多小时。他们还用3个月时间建成一个洗煤场,并避开4公里的拥挤公路路段,在地下打通一条4公里的遂道直接让传送带将煤从洗煤场输送到火车。这一着,即快捷又省时,即环保又高效。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全公司全年仅此就增加运量460万吨。

复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神朔铁路公司又在超常规控潜方面“创新思路”,这就是严格掌握“天窗”作业时间,进一步探索“天窗”作业、夜间施工作业和封闭施工的有效办法,使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立体的利用,做到运输施工两兼顾。检修接触网和设备是安全运输的保证,但检修开一次“天窗”需要中断行车两个多小时,这就给本来就繁忙的运输生产带来了影响。为此,他们将接触网和设备检修、线路维护、施工集中安排在同一“天窗”内平行作业。全年开“天窗”110个,可减少“天窗”46个,就等于又增加了92小时的运输时间,对提高运力提供了空间和支持。

第三个“创新思路”是处理好“产运销”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加大了与大同分局、包神公司、运销公司、朔黄公司和神东公司的连系,及时掌握空车状况和煤源情况,坚持“以入空保交重”的原则,合理安排计划,尽可能地保证均衡运输,并根据煤源情况及时调整装车站,避免了车辆积压,加速了机车、车辆的周转,保证了运量。

求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神朔铁路公司的发展的确是惊人的,但在发展中,他们付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确是公司的发展壮大之源,是发展的原动力。

C篇:管理篇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命题”。神朔铁路公司改革与发展之路,处处显示出了他们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规范严谨的管理机制是一流的,无论在企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处处都渗透着一种敢于创业和勇于追求的精神…

做为一个新型的铁路运输企业,神朔铁路公司从建立之初就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要求,在企业建立健全了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人事制度和分配管理等一整套规范和管理体系,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使企业在高起点管理,高标准管理,高效率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们可以赏析一下由四种精神组成的“神朔铁路精神”即:“开拓创新、科学管理、苦干实干、团结奋进”。

“开拓创新”是观念和意识;“科学管理”是基础和方法;“苦干实干”是手段和精神;“团结奋进”是目标和追求。

观念和意识在上篇中已讲到,精神和追求也将在下篇中提及,这里着重讲企业进步发展的基础和方法,即“管理”。

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神朔铁路公司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和当月责任书双层考核。他们称之为“两条绳子捆”。公司与各站段先签订全年的生产责任制,把标准化管理、任务、安全、经营四项指标落实到每一个生产单位,制定出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责任人风险抵押。同时实施当月责任书考核,将全年的各项经营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每月、每人,当月考核兑现。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通过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此外,公司还利用“安康杯”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和贯彻《安全生产法》,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完善了管理体制和领导负责制,强化了系统负责制和岗位负责制。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跨台阶、上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的万无一失。

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他们一是狠抓员工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一请、二送、三自办”的职工教育培训机制。请国铁的师傅专家来企业进行传、帮、带;送职工先后到石家庄、太原、西安等运输学校学习7期,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自办各种培训班104期,培训人数达8500多人次。在局集团举行的技术比武活动中,神朔铁路公司在26个比武项目中勇夺18个奖牌。目前,员工上岗合格率已达70%以上;二是在用人上实行聘用制,形成了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用人机制。比如,在机务段,公司就进行了多次岗位技能培训和考试,有104名乘务员通过严格的培训和鉴定达到了上岗条件,同时有15名技能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被解除了劳务合同,8名被转岗,3名被迫待岗;调度所30名调度员都达到了高级技工持证上岗条件,9名短期合同工置换为中长期合同工。他们还公开选聘各站段的运营科长,电务段总工程师和调度所调度员,并对新聘任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实行任务公示制,公开竞聘公务、车辆、电务段长,形成了竞争上岗的制度。这些都极大地调动起了员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较好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和干部职工队伍出现了一种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此外他们还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这一业绩也在全国同行业中达到一流水平。

为了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神朔铁路公司还大力拓宽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先后成立了“神达公司”、“太峰公司”、“永昌公司”,解决了300多名人的就业问题,年可创收入600多万元。不仅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科学的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实力,而且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神朔铁路公司的一流管理带出了企业的一流业绩,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必然。

D篇:精神篇 神朔铁路公司党政一班人在实践中所遵循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激励人心,用‘讲大局,求发展,促团结’来凝聚人心,”是神朔铁路公司近几年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神朔铁路公司采访时,我们无意中看到了这么一个统计数字,很能说明为什么在神朔铁路公司能再现出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和爱岗敬业精神。这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公司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虽说是点点滴滴,却也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芒。

“2001年在神朔铁路公司的职工代表大会期间,职工围绕运输生产提出的合理化提案224条,公司解决196条;2002年职工代表大会期间,职工提出合理化提案177条,公司解决123条;2003年职工代表大会上,职工又提出合理化提案217条,目前公司正在努力予以解决”。

提案直接或间接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但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人们更可以看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这或许应当是神朔铁路公司可以炫耀的一种自豪和骄傲。

在长期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神朔铁路公司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能坚持团结协作,互为推动。党委坚持了职工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在公司基层还建立了党员安全责任区,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做到了有为、有位、有威。此外他们还在工作实践中,大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民主决策程序和制度,党群工作考核办法,中心组学习制度,厂务公开实施细则。这些制度与措施紧紧与公司考核责任相结合,与公司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从而增强了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在公司树立起了党组织威信,极大的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工会组织也大力围绕生产经营一个中心,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了“厂务公开”制度,实行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同时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共青团注重青年人的实际,广泛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创新创效,岗位成才,在生产实践中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为推动企业各方面和工作建功立业。

为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神朔铁路公司还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一本书、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台电视、一个学习”的活动阵地。他们自己编印了《员工手册》,党委和行政还以“宣传政策、服务生产、面向基层、指导工作”为宗旨,定期编印出版了《神朔铁路》杂志,使职工人手一册,起到了舆论鼓动和宣传教育的目的。2002年,公司有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神木北小区通过了“省级文明社区”的验收。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创“省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单位”4个,公司机关和车辆段还被授予“榆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单位”称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也因管理有方,贡献突出而先后被公司、集团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以及“陕西省劳动模范”。

在近270公里的神朔线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神朔铁路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身影。无论是塞北严冬的刺骨寒风里,还是陕北高原酷暑的烈日下,神朔铁路人浓缩和升华了的企业精神犹如一面猎猎作响的大旗,召唤和指引着神朔铁路人向着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

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又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北重化工能源基地的崛起,站在祖国经济发展最快也最活跃的风口浪尖上的神朔铁路人必将再创“高速度”,再挥“大手笔”,他们一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勇当排头兵。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4/2003042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4/23/3259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