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神算”梁向峰

2023年10月17日

作为清华大学水利系高材生的梁向峰,毕业后被分配的第一份工作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在渭北高原的一个土场浇水!

从干旱的黄土地走出的“农家娃”对这样的“农活”很喜欢,“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家里没水吃,为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发狠考到了清华学水利系”他说。

浇水,就是给回填施工的干黄土上洒水,达到所需的一定干湿度,再用电夯打实,干了不行,湿了更不行。啥事都有个窍道,时间一长,下道施工的队长发现,小梁浇出的土跟其它民工大不一样,不但不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干湿适度,很好施工,效率和质量也提高了许多,更神的是,他看一眼,就能精确地推算出今天要用多少水,一堆黄土有多少立方,出来的干湿度与工程设计要求竟然分毫不差。看似简单的小改进,里面却有大学问。这位清华生是在用运筹学原理管理浇水。而浇水不过是他初露“锋芒”,他认真观察后,还把传统的土石方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等根据现场工作面位置、数量、料场远近等进行合理优化,一下子使工效提高了一半以上。同时,还撰写出《线性规化在料场配置中的运用》,成为我省水利施工的实用指导性论文。从此,人们不得不对这位“浇水的”刮目相看了。

1994年,梁向峰以显著的基层业绩被调入省水电工程局住开发部部长,通俗地说,就是专司竟标揽活,为职工找饮碗。该局虽是我省水电施工中的王牌军,但老牌的国企,实在难挡几近残酷的市场恶性竞争,梁向峰的肩上有几千人要吃饭的担子。一块肥肉引来一群狼,面对工程招标领域弥漫的“银弹”、“肉弹”硝烟,梁问峰却另辟蹊径,潜心于工程造价,研读国家有关水利及建筑行业报价取费的每一份文件,一遍又一遍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他坚信,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中标与否,最终将是施工实力和科技的竞争,靠对工程标底的精确计算。

用高知识铸就的平台和在精于运筹梁向峰的运作下,该局局面终于日渐好转,打破了多年中标5亿元的徘徊局面,2001年一举突破9.83亿元,2002年又迅速飙升到13亿元。工程竞标精确命中率居全国同行之首,而由梁向峰运筹开发出的施工点遍及全国16省、市、区和世界上6个国家和地区。梁向峰从而也成为陕西水电工程局近万名职工、家属饭碗的依靠人。

2001年,价值2个多亿标底的新疆引额济乌工程在全国竞标,施工高手云集天山脚下。离开标前3天,梁向峰在施工现场作了最后一次考察,一块滚落在路边的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猛然想到,本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石方,而听人说本地没有,要到上百公里外拉运,标中石方直接费额巨大,再想到这块石头处石质好、储量大足可用以施工,新近取材、尚可节约费用,降下标数,岂不胜券稳操!

数据的一个修正,在此行当里牵一发而动全身,起码需要10个人日夜忙上10天才能确定标数。梁向峰早有准备,连夜通知局里,启动他早已开发设计的软件程序,第二天,使全部完成了对标数的修正,以其精确的标数,力挫群雄,一举中标。

“神算”梁向峰的名字也从此在业内人士中广为流传,也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献身企业,勤于学习,勇于开拓的企科技人员的杰出代表。

本报记者 龙仁生

上篇:休刊启事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4/2003042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4/24/3259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