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记者去渭北几个国有煤矿采访,发现不少过去不安心煤矿生产的农民协议工不光自己安下了心,而且有不少人将妻子儿女接到矿山安下了“小家”。
在蒲白矿务局白水煤矿,劳资科的老石不辞辛苦,冒细雨带我走访了农协工周义民租住的小屋。这是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斗室”,床铺、灶具、小桌、小凳以及彩色电视机摆了个满满当当。老石告诉记者,周义民来自四川重庆石柱县农村,在家中排行第三,他们弟兄四人都是本矿采煤队的农协工,已有两人将家属接进了矿山。现在老大和妻子孩子吃住在矿上,老三和附近租民房住宿的二哥和四弟一起开伙做饭,老三周义民的妻子就成了炊事员。女主人小秦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义民一月能挣千把元,4岁的孩子进了矿上的幼儿园。自己反正闲着,给兄弟们做做饭,日子也过得满舒心的。
携带妻子儿女在矿山安家过日子的,何止这周家兄弟。从铜川煤城、蒲白矿区,到澄合、韩城矿区所在的山山洼洼,记者采访之处都有煤炭农协工的临时小家。据澄合矿务局王村矿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介绍,由于他们矿上的单身楼房比较宽裕,长期带家属租房住矿的农协工达100多人。踏着夜色我来到王村矿单身职工楼上,叩响了一户农协工的门扉,主人姓梁,今年24岁,是陕南洋县人,他房间里还有自己购置的煤气灶、液化气罐、电饭锅、炒菜锅等,真象个居家过日子的样子。接着,小梁又领我走访了农协工高斌的家。高斌是镇巴县观音乡人,来矿干采煤已4年了,现任采煤班班长,他一直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矿上。据女主人介绍,高斌一月能挣一千二三百元,现在租了两间单身房,一间住人,一间当灶房,日常所用可以说应有尽有,还买了台29寸的创维彩电哩。农协王炳贵家,除租两间房、有大彩电外,还买了VCD机子放录像。这位来自陕南柞水县的汉子说,他的孩子7岁了,带家属来主要是为娃上学,矿上学校比他们山区的教育质量高,娃娃还少跑路。再说两间房房租和水电费一月40多元,也不算贵。
农协工按新的用工政策只能在矿山干8年,但现在毕竟有不少煤矿农协工在矿山安起温暖的小家,这着实让人感到欣慰。但也有一些煤矿,由于定时供水,致使农协工住处的公用厕所脏臭不堪;有的农协工租住的公用楼房破旧漏雨,下雨时满屋里摆满大盆小盆接漏水;有的煤矿子弟学校和地方学校对农协工小孩入托、上学加收的借读费较高。这些来自煤矿农协工的反映,希望能引起我们工会组织与企业的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本报记者 杨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