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从陕北“信天游”中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是从茫茫毛乌素大沙漠中走出的塞上能源基地。
也许正是这高亢嘹亮的信天游给了他志在高远的奋争品格,也许正是这一望无际的大漠黄沙铸就了他一往无前的垦荒精神。刘国义,一个土生土长的榆林汉子,怀着对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三十个春秋无悔奉献于榆林的电信事业。作为普通的电信人,他脚踏实地孜孜以求,一步一个脚印;作为企业的领头雁,他锐意进取,扬帆弄潮,带动企业一年一个跨越:
1999年,全市电信量收增幅居全省第一。
2000年,全市电信量收增幅再居全省第一。
2001年,全市电信量收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电话用户突破20万户,两年时间新增电话用户10万户,是建国50年的1倍。
2002年,全市电信量收增幅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公司也于2002年重新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全市电信企业实现了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系统化,并先后被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诚信单位”和“全省优质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被省质量协会授予“2001年度电信服务用户满意单位”,连续两年被省通信管理局评为“创佳评差”工作最佳单位,建成了全省“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同时,连续1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单位并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佳评差”最佳机关,并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刘国义本人也先后获得“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和“集团公司优秀管理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胸有成竹勾画企业发展新蓝图
1999年8月,在基层、管理和领导岗位上经过长时间的磨练,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的刘国义,走马上任,成为了榆林电信的“领头雁”。上任之初,摆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局面:刚刚结束了邮电分营,移动通信朝阳产业又从电信的母体剥离,而全市电信通信能力又全面告急,无机无线在城市、农村普遍存在,改革的阵痛,使刚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老区电信又重新陷入了贫血的低谷。困难的处境使刘国义和整个榆林电信陷入了深思。
就在此时,历史给了榆林电信以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了,榆林以其得天独厚的地下资源被国家确定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一个全方位、大规划开发榆林的局面正在铺开,时代的节拍对迟滞的电信发出了一次预警,严峻的现实迫使刘国义再次思虑,困难与机遇面前,榆林电信该怎么办?基于发展的经验与对形势的把握,一条新形势下榆林电信的发展思路在刘国义和他的领导班子的脑海中日渐清晰:认清大形势,服务大开发,立足大市场,实现大发展。于是,在2000年8月22日公司挂牌成立仪式上,刘国义总经理豪迈地提出:榆林电信将以服务西部大开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实施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将榆林电信发展成为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国有通信信息企业,达到客户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这一全新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突出重点打造业务发展新网络
发展的突破口首先从提升通信能力开始。面对发展的困境,刘国义总经理在深入市场调研后认定,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刚刚结束,城镇开发建设和能源开发热潮正在兴起,横山-靖边-定边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带,榆林-神木-府谷煤炭、电力、高耗能产业带,榆林米脂-绥德商贸、加工产业带,经济相对活跃,通信需求特别旺盛,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是电信通信能力的严重不足。于是,以效益为中心,面向市场,立足竞争,突出重点,坚持技术创新,在扩大网络覆盖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技术层次的建设思路被迅速确定。为此,他积极向省公司打报告,争项目,要资金,与地方政府达成农村通信建设责任分担协议,政府搞土建,电信出设备,走联合建设的道路。
从2000年起,在榆林市435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通信建设大会战,在城市、在乡村,到处都是电信建设队伍,同是,到处都留下了刘国义总经理深入建设一线的足迹。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收的果实。截止2002年底,全市形成以西呼、济银两条国家一级干线光缆以及市内二级干线光缆、农话光缆为主,数字微波通信为辅的纵横交错、遍布全市的数字传输网。截止2002年底,光缆总长度近6000公里,长途交换机容量突破1万路端,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5.81万门,全市222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话进村率达60%以上。在加快传统固定电话网络建设的同时,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通信需求,刘国义总经理审时度势,根据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快了智能网、数据网、小灵通网、支撑网和管理网的建设,使榆林电信网络基本满足了用户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截止2002年底,榆林城区小灵通网络容量已突破2万门、全市宽带业务网端口数突破1000个,实现了全市县城及一些大乡镇宽带业务覆盖,实现了163拨号互联网业务在榆林本地电话网内全覆盖。
规模经营闯出市场竞争新天地
“闯市场,搞经营,要讲究一静一动,静是对市场规律的细心揣摸,对市场商机的灵敏把握,动是瞅准了市场,实施规模经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市场做大,做细,做强”,这是刘国义经常对员工讲的生意经。榆林电信员工在他的带领下,在市场竞争的风霜雪雨中,勇搏激流,开拓发展。
从1999年起,针对全市电话装机需求旺盛的实际,刘国义总经理果断决策,在全市固定电话放号上,广泛开展了电话村、电话小区、电话大楼、校园卡、病房卡电话的大会战。各基层单位根据市场实际,以集团客户为目标,纷纷制定优惠促销办法,主动上门向客户拿方案,谈价格,走成片开发的经营之路,在固定电话放号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两年多来,靠规模经营的办法发展的电话用户占到新增用户的60%。2000年、2001年、2002年三年中,榆林电信固定电话放号超过15万户,截止2002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突破26万户,实现了将市场做大的目的。这一发展速度,开创了榆林电信有史以来的发展之最。“小灵通”业务2002年5月17日在榆林试运营后,刘国义总经理适时组织开展了业务发展大会战,通过建设大会战、宣传大轰炸、全员营销“三大战役”,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发展用户6000多户,实现了该项业务“一炮打响”的目标,截止2002年底,榆林城区小灵通用户已突破万户大关。
当前,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仅将市场做大、做细,而做不强,就有可能电信企业发展了用户,承担了高额的维护费用,而用户却使用了移动、联通的业务。针对这一问题,从2000年8月22日公司成立起,刘国义总经理就向全市电信明确提出了“要有效益地发展”。为此,他果断决策,在全市采取使用来电显示业务免费赠送来电显示话机等措施,狠抓话务量营销,收到了明显效果。截止2002年底,两年半时间发展来电显示用户10多万户,拉动话务量增长达30%左右。不仅是来电显示业务,榆林电信还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适时给学校的师生、企事业单位及一些全市性的行业、农村乡镇免费印制发放班级电话号码卡、人保学校电话号码卡、单位电话号码卡、乡镇电话号码簿等行业特色号簿,通过方便用户使用,实现话务量营销的目的。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话务量营销策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在榆林移动发展速度列全省九地市之首的激烈市场竞争下,榆林电信的单机消费水平仍高居全省第二,仅低于省会西安市,实现了刘国义总经理将市场做大、做细、做强的目标。
特色服务塑造榆林电信新形象
“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榆林电信发展的每一步都是社会和用户关心与支持的结果”,这是刘国义的口头禅。因此,他在几年间,始终以政府满意、用户满意、员工满意作为自己和企业奋斗的目标。他说,电信企业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用不断提高通信能力实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用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但最重要的是要用“用户至上、用心服务”这个服务理念来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此,几年来,榆林电信认真贯彻“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扎实开展“创佳评差”活动,全力转变行业作风,使电信服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其中“告你没商量”和“六个一”、“六个百分之百”是刘国义结合榆林电信的实际,提出两项特色服务。
从2000年起,针对全市电信普遍存在的装移修机有不及时现象,用户申告较多的实际,在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和电话回访制度,设立180用户投诉热线和总经理服务热线的同时,刘国义总经理明确提出在全市电信企业中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实行“告你没商量”制度,即只要用户申告,不管有理无理,均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此,公司上到管理层下到员工均不理解,有分歧,认为用户申告分有理由和无理由,应区别对待,刘国义总经理却是这样认为,无论用户有理由、无理由申告,均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用户轻意不会申告我们、很少无理由申告,在服务工作宁可冤枉我们自己,也不能让用户感到不满意。经过组织员工分析、讨论,全市电信员工在这个问题上很快达成了共识。“告你没商量”制度实施以来,两年中共接到用户投诉50多起,仅有一起是用户无理由申告,实践证明了刘国义总经理的决策是科学的。其中在一起因电信员工严重消极怠工引起的用户投诉处理中,刘国义响亮提出“谁敢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随后,对这名员工进了待岗一年的处罚,对全市电信员工起到了明确的触动作用。从此,他的这句话也成为企业对用户的承诺。2000年、2001年、2002年,榆林电信电话回访用户近30万次,上门走访用户10万多户,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减少了用户的申告,提高了用户对中国电信的诚信度。也正是“告你没商量”使得榆林电信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1年在省用户委员会和省质量协会对电信企业进行了用户满意度调查中,榆林电信得分88.16分,名列全省第三,被授予“电信服务用户满意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电信服务,提升服务档次,从2002年起,刘国义总经理在充分借鉴国内著名服务企业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榆林电信的特色化服务标准一“六个一”和“六个百分之百”服务,就是要求机线人员在为用户上门服务的过程中做到“穿上统一工作服、套上一个鞋套、拿上一块抹布、送上一份业务宣传资料、递上一张名片、带上一张意见征询卡”,同时要做到“装、移、修电话百分之百回访,用户申告百分之百回访,障碍修复后百分之百通知,欠费停机后百分之百通知。特色化服务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好评,进一步奠定了中国电信的服务品牌优势。
廉政建设铸就企业发展新基石
在推动企业商海弄潮的同时,作为一名老党员,刘国义同志也多次经历了各种风浪的考验。面对社会上流行了拜金主义和权钱交易风,他在上任之初,就明确要求自己和公司全体领导干部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老老实实工作,勤勤垦垦奉献。
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1999年以来,榆林电信每年建设投资都在一亿元左右,在一般人眼里,这是单位“一把手”发财的大好时机。但公司内部且先后制定了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设备选型管理办法和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组建了由建设、财务、审计监察、运维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招投标领导小组、设备选型领导小组,推行公开管理,使计划建设投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了打开榆林电信分公司这个市场,来自全国各地推销电信设备和承揽工程的业务人员,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纷纷找关系、寻门路,千方百计与刘国义总经理接触。面对频繁的推销人员,刘国义总经理始终坦言:公司有规定,要谈业务,请找相关部门。这些话,犹如一堵墙,谁来准碰一鼻子灰。
公司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相应的报告制度、检查制度、追究制度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健全了责任制的组织领导机构,对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开展了党风廉政自查工作,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征集到的职工意见和建议进行逐项落实解决。同时,认真开展企务公开工作,将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党风廉政以及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向员工全面公开,接受监督。全体党员干部都能够切实加强党性学习和锻炼,廉洁自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领导班子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提及总经理,全体员工无一不称赞其人的廉洁奉公,电信公司有一个团结廉洁的班子在社会上也颇有口碑。2001年公司党委被市直工委评审为“一类基层党组织”,刘国义总经理也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光荣地成为榆林市第一届党代表和榆林人大第一届代表、常委会委员。
几度风雨终铸今日辉煌,沙海扬帆更见明朝风光,刘国义正以企业家的胆识与气魄描绘着榆林电信灿烂的明天。
黑喜峰 刘宗锋 李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