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对赵水红来说是痛苦难熬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与希望的一年。这年42岁的赵水红从工作了几十年的白水县饮食服务公司下岗了。没有了工作单位,就失去了心理依靠,不啻于晴天霹雳,她无法面对这个事实。
痛苦归痛苦,但还是要正视现实。不过话又说回来,凭着连续6届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和白水县唯一获得国家厨师证资格的她,要重新找一份工作也绝非难事。经一番深思熟虑,赵水红谢绝一些单位的邀请,租了几间房,带着两名徒弟开始走艰难的创业之路。
由于饭菜质量好,价格公道,加之赵水红的手艺在白水县餐饮界就有名气,很快她的小饭馆就办得红火起来。随着顾客的增多,小饭馆已不能继续扩大规模,赵水红也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她想干一番更大的事业。县宾馆的金苹果餐厅是全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餐厅,但生意一直很冷清,谁承包谁亏钱,到最后竟没人敢接手经营。赵水红不信这邪,在一片冷嘲热讽声中承包了金苹果餐厅。靠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金苹果餐厅在赵水红的手里奇迹般的发生转机,不仅扭亏为盈,而且靠餐厅带动还提高了宾馆的入住率。
就在赵水红把餐厅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得知县经委供销公司拍卖的消息,使她又不安于现状。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又东挪西借,终于将供销公司买下。现在,一座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酒店在供销公司原址矗起来。有了属于自己的企业,赵水红首先想到的是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下岗职工,她先后吸纳了20多名下岗职工在酒店就业。为了使员工有归属感,她的酒店是白水县最早组建工会和党支部的私营企业。
当记者采访这位陕西省下岗职工创业带头人时,她只是憨厚地一笑:“没啥可说的,咱靠诚信经营,实实在在,不亏人不坑人……”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