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疫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地处山、陕、蒙交界的陕西省神木县无疑成了防范中的重点,而我有幸目睹了面对SARS入侵时神木县境内铁二十局集团神朔铁路复线工程建设者们的状况,并把它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点名
2003年4月20日早7点30分,中铁二十局神朔铁路复线工程指挥部等待点名的全体职工,从领导严肃的表情中似乎觉察到些什么。果然,当考勤员点完名后,书记郭银章便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统计各施工队人数,购买“非典”防治药品及防护口罩、消毒药水;当日拟定并下发《关于预防非典型肺炎的通知》。晚8时整,指挥部全体职工开始集体服用预防“非典”的中药。
封楼
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黄金旅游周”的开始,因为“非典”的到来,却显得格外的冷清。这一天,二十局集团神朔指挥部机关所在的宾馆停止对外营业。规定除供宾馆内部及指挥部机关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入内,有事电话联系。在四楼办公的指挥部各部门工作人员不得不在与各队或地方人员联系好后,跑到一楼取送资料,有时一天来回要十几趟。
戒严
2003年5月3日,神朔指挥部施工1队所在的大柳塔镇发现了1个“非典”疑似病人,整个镇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出入1队队部都要量体温,填写人员出入登记,规定非单位人员严禁入内。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只有“非典无情,保险有情”的横幅在冷清的半空中迎风摇弋。昔日因道路拥挤而无法向工地运进的材料,现在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马路空旷而宽敞。
超支的电话费
5月13日早上,指挥部保障部长王琰刚一起床就接到女儿学校老师的电话:“这几天洛阳出了一个“非典”疑似病人,大家都很紧张,街道很冷清,基本上没什么人。娃娃在这儿挺好的,学校全部都封闭了,你不用担心。你在外面要小心一点,注意身体。”
王琰家住洛阳,因为她和丈夫经常不在家,因此就把女儿送到洛阳一家私立学校读书,一个月接一次。今年“非典”流行时,偏偏她和丈夫都不能回家,只好拜托老师帮忙照看。一天一个电话成了她和女儿唯一的联系,通过小小的手机传递着母亲的爱。
在神朔指挥部像王琰这样天天和家里通电话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几乎每个人的电话费都在超支。细细的电话线对这些远离亲人和朋友,在祖国西部地区辛勤“耕耘”的特殊人群眼里是传播情与爱的“天使”。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