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党员,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工作,我选择了与病魔决斗,我便无怨无悔。”这是陕西省结核病院年轻的共产党员霍雪娥进入隔离区时的铮铮誓言。
今年24岁的霍雪娥是省结核病院最年轻的共产党员,平时工作出色,技术精湛,深受同志们称道。今年4月,该院接受抗非典任务后,她被调至非典隔离区任护士长,成为第一批进入隔离区工作的党员之一。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她放弃了原定“五一”结婚的计划,视疫情如命令,以青春之躯和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冲在了抗非第一线,展现出年轻党员的风采。
4月19日从接受工作开始,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冲锋在前,组织人力清理了病区卫生,配置了科室物资,制定出科室医务人员进入隔离区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完成了清洁区、半污染、污染区的划分,建立了“三区”制度。通过通宵达旦的工作,病区职责清楚,工作流程有序,工作环节相扣,层次清晰,各班次人员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顺利接受非典留验人员。
她在工作中率先垂范。非典病区垃圾、病人排泄物处理难度大,个别同志有畏难情绪,看到这些,她用自身的行动来感化大家,带头清理消毒垃圾和排泄物,加班加点、任劳任怨。非典病区实行三班倒,每班8小时,加之脱穿隔离衣费时间,上厕所困难,大家尽量少吃、少喝,天气炎热,个别同志晕倒在岗位上,每班次都汗流浃背,特别辛苦。而作为护士长,她更是干得最多,经常工作10多个小时,以顽强的意志,承担了极强的护理工作。
她对病人总是耐心细致,针对隔离病区病人的思想、情绪、行为的不冷静,她总是苦口婆心,循循诱导。面对无端的指责非难和无理的要求,她委屈过,流过泪,但面对病人,面对工作,她耐心细致,严格履行医务人员的职责,从非典的疫情危险、医学隔离的需要、留验观察的必然、社会家庭的保护出发,及时做好病人的思想转化。在她创造性工作的带动下,在全科人员的配合下,隔离病区的37名留验人员平稳度过观察期,解除了隔离平安地回到工作岗位和亲人身边。
她在科室的管理中,能严格组织纪律,抓好科室的物资管理,各班次物品交接,配制消毒液,对探视病人的物品做到转交有清单、开支有明细,组织好科室的同志完成好每日三次、一次37壶、一天110多壶的热水送给病人,登记好留验病的一日三餐饭菜订购统计,一日三餐的饭菜送到病房,做好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询问,体温测定登记,及时做好区域消毒,教育大家提高个人保护意识。在她的模范行为激励下,科室同志团结一致,工作出色,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显著成绩,受到周围群众的好评。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