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然·
爱看报纸,方便看的也多是机关报。说句实在话,现在的许多机关报越来越不耐看、不好看。何以如此说,我有几点感受,如鲠在喉,终于憋不住,说出来,愿供行内人“批判”。
上面的话说给上面,这是机关报的流弊之一。顾名思义,机关报就是应该说机关的话,说“上面”的话,这并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机关报,为了邀功买好,对着“上面”报“上面”,报“上面”还讲究个大而全、小而全,“上面”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似乎都意义深远,唯恐漏下了,唯恐有闪失。因此,报纸的重要版面上,领导出行,领导握手,领导发奖,领导鼓掌,包括领导的无奈和不得已,也让老记老编们,记了个异彩纷呈,编了个天花乱坠。如此弄法,报纸的衣食父母——读者并不买账。有读者说,报纸说的都是“官话”,没看头。
机关报的流弊之二是,自己的话说给自己。中国的机关,衙门习气由来已久,画地为牢的自我封闭机制,使得一些本应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机关与气象万千的大社会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流弊传染给“传达机关声音”的机关报,也就形成了有的机关报“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己的嘴只说自己的事,只重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说给自己听,自己只听自己的话”的办报风气。有的机关报,一个道理讲了许多年,时代变了,读者群也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口味全不一样了,报纸上的文章却还是老一套,陈陈相因,自己的不厌其烦,却使读者不胜其烦。报纸自己在抛弃读者,也只有被读者抛弃。
下面的话说给下面,是机关报的流弊之三。我们的机关报,其基本的功能就有一项是反映基层群众的声音,把“下面要说的话”说给“上面”,让“上面”真正了解“下面”的情况。但是,由于几十年来的习惯使然,我们有的机关报把报喜与报忧的关系一直摆不顺,在一些老编的头脑里,歌功颂德才是主旋律,报忧成了“添乱”,因此,他们宁可把下面的真实情况捂着盖着,也不愿“打扰领导睡午觉”,有的干脆“把下面的话说给下面”,直接抱怨和批评“群众的不觉悟”,有的群众说,我们本想反映一下底下的真实情况,谁知却成了报纸的“教育对象”和“批判的靶子”,真是无趣。
克服机关报存在多年的流弊,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让机关报走出机关,实实在在地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把机关语言变成群众语言,把“机关报”办成“群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