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10岁女孩互联网上抗“非典”

2023年10月17日

□图文/陈新

在“非典”扑面而来时,北京一个小学生创建了一个网站,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网络向人们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面对“非典”,我们永不屈服!这个小学生就是北京市东城区东高房小学的四年级学生袁日涉同学。

6岁回收废电池,四年回收了两大卡车

1993年3月15日,一个小姑娘在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景东社区一户姓袁的人家里诞生了,这个小姑娘就是本文主人公袁日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中的诗句,袁日涉的名字则来自于这里。

五旬得子的北京大学教师袁放认为,要使女儿真正幸福快乐不一定非得要她出人头地,而是让她从小有“德”,即有社会公德、为人道德,并将吃亏当成快乐,对生活有信心。在这一点上,他们对女儿的要求特别严。因而,长期的熏陶,袁日涉生活得很自信、有主见,而且也变得越来越懂事,总是替父母想,替别人想,关心他人的程度甚至出乎父母的想象。

1999年秋一个周末的下午,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外出玩耍的袁日涉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也没回家。

“这孩子到什么地方玩去了,不是说好玩一会儿就回家来的吗,怎么到吃饭的时候还不回来?”做好饭的夫妇俩一等再等却始终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来时,不由得心里有些发毛了。就在他们决定分头去找孩子的时候,手里拧着一个脏兮兮的塑料袋、满身满脸都是污物的袁日涉却疲惫不堪地回来了。

“看看,刚刚换的衣服,却怎么一会儿功夫就给弄得这么脏?”袁日涉的母亲责备女儿道:“你手上提的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怎么那么臭?”

“废电池!”袁日涉嗫嚅着说。

“你捡那么多废电池回来干吗?”母亲更生气了。……

原来,袁日涉听老师说,电池中含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如果废电池被随意丢弃,有毒物质就会进入土壤或水源,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身体,损害神经系统、破坏造血细胞,影响肾脏和肝脏的正常功能,有的还能致癌。为了防止废电池对人类的污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废电池收集在一起,进行统一集中处理。

听了老师的介绍之后,她暗暗决定,自己要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朋友,从此不再乱扔废电池了。她不仅将家里用过的电池收集起来,还特地利用周末到垃圾桶里去找别人丢弃了的废电池。

“要回收废电池也不用这么辛苦呀!为什么不做一些废电池回收桶放在垃圾桶旁边呢?”听了女儿一番讲述之后,夫妇俩又好气又好笑。

袁日涉将废电池拿到班里后,顿时引起了轰动,班主任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又及时将那些废电池交给了全国最大的废电池回收机构——中国儿童中心智慧岛环保志愿军快乐城堡基地,她也因此而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在此交废电池的少先队员。

受到父亲和老师们的鼓励之后,袁日涉又自己动手做起废电池回收箱来,并将做好的回收箱分别放在自己家大院里、天客隆超市里、《求是》杂志社门口等处,同时动员父母、舅舅和所有亲戚朋友帮她回收电池。

受她的影响,不久后全校又有300多名同学积极加入到了她的废电池回收大军中来,也学她自己动手每人做了一个废电池回收箱,并时常利用节假日到街上去回收废电池。

然而,她回收废电池时也曾遭遇尴尬。有一次,她与10个同学到街上去设立废电池回收箱时,就有路人认为他们是小题大做,不相信一节小小的电池会有那么大的毒性,甚至当面反问她:“你为什么说废电池有毒?你试验过吗,你说废电池会污染环境,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听了大人们的话之后,袁日涉顿时语塞,对呀,怎么能证明废电池有毒呢?那几天她一直闷闷不乐。后来,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为了科学地证明电池危害的严重性,她想到用大蒜发蒜苗进行电池毒性试验。她坚持进行了三周试验,日日观察分析,搜集相关的数据,并在父亲的指导下按正规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写了中国第一篇儿童环保论文。由于她的文章不乏科学价值,后来竟被不少报纸和网站转摘。

就这样,袁日涉在3年多时间内回收了10多万节、足足能装满两个130大卡车的废电池,她的环保行动受到了包括日本NHK电视台在内的一些媒体的报道。

7岁成立“一张纸小队”,8岁创办环保网站

在学校里,袁日涉常常看见有些同学把刚用过一面的纸随手扔掉,甚至用崭新的作业纸折飞机。好好的纸就这样白白被浪费,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而,2000年1月5日,她在班上成立了提倡节约用纸、废纸利用、双面用纸的“一张纸小队”。

因为“一张纸小队”的成员不仅自觉注意节约用纸,将每一张纸都两面使用,而且也抵制其他同学浪费纸的行为。“这些纸是我们花自己的钱买的,你们凭什么管我们。”当她及一张纸小队的成员向那些浪费纸的同学提出建议时,那些同学气愤地质问他们。

不仅如此,那些同学还将倡导成立“一张纸小队”的她视为“罪魁祸首”,将对“一张纸小队”的怨气都发泄在她的身上,常常将折好的纸飞机扔向她,或捡一些很脏的纸朝她的头上扔来,并鄙视地对她说:“你不是提倡节约用纸、喜欢将纸的两面都使用吗?拿去吧,这些纸虽然脏了一些,但却能让你挣表现呀!”自己是一片好心,别人却如此对待自己,她感到甚为委屈。

“万事开头难嘛,别人这样对待你是因为不理解你;时间久些,别人理解你后,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知道她的委屈后,她的父亲安慰她说。

果然,时间一久,理解她的人越来越多了,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了她的“一张纸小队”中来。之后,她的经验迅速在全校及北京的其他学校推广开去了;后来,又发展到了包头、石家庄、重庆、上海、郑州、哈尔滨、安阳等城市的上万所学校,参加人员达到了100多万人。

因为袁日涉最先倡导并成立了从节约一张纸做起的“一张纸小队”,她荣获了2001年度全国性的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捧着沉甸甸的5000元奖金,她激动不已。也因为这个奖,她的环保行动有了更进一步的飞跃,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笑问小小年纪的她打算将那笔奖金用来干什么时,她胸有成竹地说:“我想用这笔奖金开办一个环保网站。

5000元怎么建立一个环保网站?从未碰过电脑,也不熟悉网络的她并未被困难吓倒,她下定决定要学会电脑,弄懂网络。很少接触电脑的袁父袁母也决定帮助女儿,经过多方打听之后,他们终于弄明白了要建网站,就必须先买空间,而且最少要买100兆的空间。

然而,买下100兆空间后,那笔奖金却一分不剩了,因为买100兆空间刚好要花去5000元钱!

怎么办?有空间没电脑也不行呀!于是父母又从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拿出2500元钱来,给她买回一台组装电脑。从此后,在这台经常会坏的电脑上,袁日涉的课余网页制作生涯便开始了,她也因此成了中国第一个红领巾环保网的小小CEO。

10岁创建首家抗非典网,网站内容丰富多彩

袁日涉的母亲是北京市朝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药剂师,当“非典”肆虐的时候,她常常对女儿谈起关于“非典”的知识。因而与同龄人相比,袁日涉比别人对“非典”的认识要更深刻、更全面一些。

“袁日涉,这些天来我好孤单呀,为了防止‘非典’的感染,我做完作业只能呆在家里,一点也不好玩,闷死了!虽然可以上上网,但依然很无聊,你可要将你的网站经常更新呀!”有一天,她的一个同学给她打来电话,向她倾诉了“非典”侵袭北京时自己慑于“非典”淫威而被迫呆在家里的苦恼。

“我会的!我也不能出去玩,再加上有不少如你一样喜欢我的网站的人有这种需求,我会经常更新我的网站的!”袁日涉对同学说。

跟同学通过电话之后,她忽然开了窍:我是小孩子,不能上前线去与“非典”搏斗,可在后方也一样可以抗非典,当好啦啦队呀!于是她决定将自己的红领巾环保网站建成抗“非典”网站。

“我们虽然小,但和雷锋叔叔一样,也是一个兵。喷雾器就是我的枪,口罩就是我的炮。我们每人都是一辆坦克,挡住‘非典’,不让‘非典’粘上我,就是胜利。虽然我们还不能上抗击‘非典’前线,但是我们身边也是狠狠打击‘非典’的战场,一天不感染,就是一小胜;一周不感染,就是一大胜。每人都胜利,‘非典’就投降。捍卫首都,保卫中国,有我们一份。”

4月20日,袁日涉的网站正式建成了,她在主页上写下了如上的那段话。在主页上,一个开满了红色郁金香的底色衬托出“袁日涉抗击非典网”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个象征鲜活生命,且写上了“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绿色小太阳在网页上飘来飘去。

网站开设了“日常措施”、“非典前线”、“非典春秋”、“非典防治”、“非典知识”等五大部分、几十个网页。网页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日常措施”里详细记载着防范非典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非典前线”则登载了各大媒体近来报道的“白衣天使”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非典春秋”则记述了每天抗击非典的进展情况。

小女孩的抗非典网引起网民极大关注

袁日涉的抗击“非典”网创建以后,立时在网民中引起了轰动,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的网民们在访问了她稚气未脱却又不乏社会责任感、且斗志激昂的网页以后,纷纷给她留言,对她的行动和网站做出评价:

一位美国华侨在她的留言本上写道:“可爱的孩子,你其实是在为我们全体中国人做一件令许许多多比你年纪大、经验足、有知识、有水平、够派头、能赚钱、地位高、本领强却只懂得明哲保身、羞于耻于不敢于不善于为自己的家园和别的同胞付出任何时间或丝毫精力、献出哪怕微薄得可怜的公德心的千千万万成年男人和女人们汗颜无比,羞愧难当的平常事……

“论年龄,我应该叫你小妹妹了。我是广州某大学的大学生!我学的是计算机,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为社会做点什么!你的做法令我好感动!我当哥哥的一定会向你好好学习!我要支持你的做法——我将会在我的网站里链接你的网站!”一位大学生不无感慨地给她留言道。

“小日涉,你真可爱,你真像我的女儿,所以我一天要来几次。阿姨现在天天在非典病房里忙,因为每天接触病人,所以不能回家。阿姨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小女儿,阿姨非常想她,可是阿姨看不见她,忙的时候不觉得,可是只要一停下来,阿姨就想孩子,想得心疼,就像你妈妈喜欢你想你一样。我一周前到你的网上一看,我就觉得,你特像我的孩子,所以我天天来,就像来看孩子,我一直没给你留言,因为阿姨平时就胆小,进了非典病房也挺害怕的,不像你听到的那么勇敢,每天看一看你,好像胆子变大了一点。那么多人夸你,阿姨却说不出什么更好的,就会说你真可爱。今天我给你留言是因为我听你说:‘我想上学’,阿姨想赶快给你一个交待,阿姨要多干点活,好多好多阿姨都会这样的,我们会打赢的,你准能上学。阿姨希望你将来能比阿姨生活得好。”一位战斗在一线的署名为“特别喜欢你的阿姨”给她如此留言道……

当然,访问袁日涉的抗击“非典”网的网民中,也有对她的网站提异议者。那些人有的认为她作为一个孩子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抗击“非典”上;有的人认为她的网页设计得很拙劣,让人看了心里很烦。

对这一点,袁日涉说,她知道自己的网页设计水平还很差劲,一点也不专业,因为自己仅是一个初学者。但是自己建立抗“非典”网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网页设计水平和技巧,而是倡导一种勇于与“非典”作斗争的精神,是一种抛砖引玉。

“以前你是一个执著的环保爱好者,但自从你的抗击‘非典’网建成以后,你的身份是不是已经转了型?”记者笑着问袁日涉道。

“当然不是!我依然是一个执著的环保卫士,因为‘非典’肆虐,也是一种环境破坏,它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所以抗击‘非典’同样是一种环保行为!”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说。她缜密的思维让记者很是吃惊。

对年仅10岁的袁日涉创建中国第一家抗击“非典”网的现象,中国科学院一位从事抗“非典”研究的科学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华民族正处于非常时期,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精神,袁日涉的行动虽然稚嫩了一些,但却难能可贵,精神可嘉!”

上篇:没有了
下篇:胖哥的故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6/2003060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6/06/3215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