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到现在,中国新一届政府启航只有短短的70日。然而,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抗击SARS中展现出崭新的施政风格,许多做法前所未有,出人意料,而且意味深长。
新政府七十日
对于中国眼前的这场SARS风暴来说,2003年4月20日是一个转折性的日子。从某种意义来说,这种转折性不仅是时代性的,还是历史性的。这种转折性不仅是属于SARS的,还有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而更多的人希望,这种转折意味着一种新局面的开创。
4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SARS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当天晚上,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实况录像和新华社发布的消息,全国都知道了中央的重大决定:公开疫情,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孟学农的北京市委副书记职务。
自这一天开始,中国抗击SARS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防治SARS也成为新一代领导人非同寻常的开场,每日奔波于防治SARS前线的胡锦涛、温家宝和吴仪等领导人,成为中国抗击SARS的主角。
自这一天开始,中国政治也出现全新的变化,新一代领导集体展现出的崭新施政风格,许多做法前所未有,而且意味深长。
雷厉风行政府总理
刚担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和刚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履新不到一个月后,就面临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病SARS的严重考验。如同1998年特大洪水考验着上一届政府一样,这是对新一届政府的一场“大考”,如果应对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而与1998年洪水不同的是,抗击SARS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的困局。
SARS早于2002年11月就在中国广东南部爆发,后向一些地方扩散,一些政府官员刻意隐瞒疫情,导致了SARS的大面积扩散。4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刊载北京301医院军医蒋彦永的署名信暴露出中国SARS实情,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尽管中国的媒体少有报道,但有关SARS病毒的信息通过手机和网络已经到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和外国媒体呼吁中国方面要正视疫情,中国国内民众强烈呼吁要求了解更多的真实信息,同时各种谣言开始四处散布,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一下子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压力,已经不仅仅是SARS的本身。
值得赞赏的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很快调整了策略,果断决定公开信息。
一些新的变化甚至出人意料。比如胡锦涛从就任总书记之前的施政风格看,给人留下了稳重严谨的印象;总理温家宝则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温和的人。而在这次面临SARS挑战的时候,这两位领导人表现出了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风格。温家宝在就任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是一个“有主见,敢于承担责任的人”。这次此话得到了证实。
4月11日胡锦涛离开北京奔赴防治SARS前线广东。4月13日温家宝主持国务院紧急会议,担心全国经济、国际形象和社会稳定都可能受影响,“形势严峻”。这期间胡锦涛、温家宝等先后发表讲话,与以往“非典已得到有效控制”的口气截然不同,提出“要准备打一场硬仗”。紧接着4月20日召开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当晚新华社发布免去张文康、孟学农职务的消息。
“信息革命”
4月20日以后,卫生部门及时准确地通报疫情,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使广大民众尽可能多地了解信息、作好预防。事实证明,“让人民参与”的措施,并没有引起社会不稳定或恐慌,而是为早日切断传染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家宝在5月4日视察清华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时说,要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依靠科学和民主战胜本世纪中华民族遭遇的第一场大灾害。
在这次SARS危机中,对公民知情权的关注和尊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走上法治的轨道。4月20日以后,SARS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这意味着,相关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具有法律责任来报告疫情,隐瞒不报则属于违法。
“希望这一事件促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向前走。”华东政法学院行政法学副教授朱芒不无期待地说。
在公开SARS信息的同时,还有一桩信息公开的震惊之举。5月2日新华社公布,编号361的中国常规动力潜艇在山东省内长山以东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国际军事专家指出,这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首次公开重大潜艇事故。
5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赶往大连,亲自领导和指挥事故处理工作,他们还登上361艇,亲自调查询问细节,分析原因。
罢官风暴
中共中央免去张文康和孟学农的职务,海外媒体称这是“史无前例的果断措施”,英国《泰晤士报》社论更称此做法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近一个月来,中国掀起了一场“罢官风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120多名中央和地方官员因为防治非典型肺炎不力而受到惩处,范围涉及全国近一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共中央组织部一位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中国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处分失职官员。”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强硬举措至少可有以下后效:对各级官员进行警戒;显示中共第四代领导的决策魄力;有可能在党内开启官员引咎辞职的新风。
高级官员引咎辞职,自1988年之后15年间未曾多见,虽然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已有“引咎辞职”的条款。
西方国家的现代执政党,都是通过引咎辞职制度来提升官员的政治责任感。中国如果引入引咎辞职制度,将显示新政府要求所有政府官员要对人民的利益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这是中国迈向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SARS时期官场上推诿扯皮少了,公文旅行少了,花架子会议少了;文件中套话空话明显减少;号令一出,雷厉风行,如不到20天制定颁布了一部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不到10天建起了一座千张病床的野战医院——小汤山医院;不到两天成功止住了一场大抢购——北京食品药品抢购风潮。
“以民为先”
观察SARS期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人的活动,亲民色彩和忧患意识是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胡锦涛、温家宝等都多次深入疫区,亲临第一线,与民众零距离接触,所到之处,一再感谢民众抗击SARS的奉献精神,并且向医护人员鞠躬。
在北京市疫情大面积爆发后,“五一”那天胡锦涛主席的身影出现在天津市一家超市,人们自发地驻足列队,热情鼓掌。一位女士见胡锦涛没有戴口罩而与群众直接面对面,当即把自己的口罩摘了下来。
温家宝则总是出现在广东、山西、北京等疫情重灾区。在疫情高峰时,他和副总理吴仪在北京大学学生食堂,与大学生们一边就餐一边座谈。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温家宝与大学生们座谈时口渴了,他说,“谁的水能给我喝一口?”
分析人土认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人接班以来,有一个很明显的思维创新,可以概括为“以民为先”,“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到河北省西柏坡考察,告诫全党要发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今年3月11日,他在关于学习郑培民的批文中指出“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是湖南省委副书记,3月11日在工作中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
3月18日,他在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表示,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人民的公仆”。
4月12日,他在深圳,会见董建华特首时,强调“为政之道,以民为先。特别是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上,负责任的政府更要如此。”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人以言行表明,他们时刻把“民”字放在首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仅是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身先士卒,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都深入抗击“非典”的新一线。
新一代领导人亲民风貌得到民心回应。在网上曾出现一个帖子,内容只有标题的一句话:“锦涛一定要挺住。”随后,“锦涛挺住”成为一句百姓的口头语。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继“小平你好”之后,又一句最高领导与百姓心气相通的佳话。
转危为机
对SARS信息的公开,一个很大风险就是可能会引起社会恐慌。如果完全公开报告疫情,将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逃离北京,学校、商店和娱乐场所将会百业萧条。但是政府面临危机时公开实情并采取有效行动,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人们有权利要求获得及时的、真实的信息。
新一代领导人选择了后者。
4月21日,卫生部决定,每日公布各省区市SARS疫情,包括诊断病例、疑似病例。4月27日,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更表示,将公布隔离区域和观察人数。4月29日,温家宝出席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中国-东盟峰会。在这场关于SARS的紧急峰会上,温家宝说,“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表现出“坦率的精神”。
中国的这一措施立即得到海内外的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此举表明新一代领导人决心与时俱进、塑造执政新风气和新形象的努力,不会因为若干官员的官僚习气和墨守成规而打断。甚至有分析家认为,这场危机,可以成为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契机。长远来看,中国应该不失时机地激活更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白钢表示,SARS事件对中国未来政治改革的影响不可低估,尊重公民的知情权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等问题,将在中国明年修宪时得到改善,中国“宪政改革会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融入全球
据国外媒体的评价,对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来说,SARS虽然来的不是时候,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政治磨炼,是一次重新认识本国国情和外部世界的好机会。
确实,在防治SARS中,中国政府加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合作,显示了新政府求真务实的作风,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此前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开始。而在防治SARS中的国际合作,使中国人在心理上向国际社会跨出一大步。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副总理吴仪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对重大疫情的透明度不提高,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应允许宣传机构如实而客观地报道非典型肺炎疫情,她还坦诚地对前一段时间政府与传媒沟通不够,表示应做出道歉。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做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美国总统布什曾主动打电话给胡锦涛,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防治SARS方面所做的“非同寻常的工作”,并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紧接着,5月6日美国卫生部长汤普森打电话给中国副总理吴仪,承诺将向中国增加抗击非典的技术援助。
国际社会乐观地预计,在征服SARS之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对某些体制和外交取向渐次进行调整。在处理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时,中国会表现得更加友善、更加自信、更加愿意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与合作。
多难兴邦。
(据6月号《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