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河
5月13日的《参考消息》上,刊载了台湾诗人程步奎的诗作,(重读卡廖《瘟疫》)。诗的第一段是这样的:“上帝逼得我们无路可走/在瘟疫的重重包围之中/只期望高墙深院的阴影/在脚前投射出痛苦的原因/不要让我们怀疑阳光的动机/疑虑空气是否不怀好意/看到蝴蝶翩飞,就担心/洒下的花粉是否沾染了病疫。
读着这首诗,看到眼前到处在消毒,大多数人戴口罩,大庭广众、公共场所,一有人的咳嗽声,立马就招惹来奇异的目光。这恐怕就是非典时期吧。面对非典,程先生以诗的形式在反省。反省着人类,反省着自己,扣问心灵,扣问蓝天,扣问大地,扣问我们的所作所为。是的,面对肆虐的非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深刻反省。
我们已把祖先的“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亡羊补牢”背得滚瓜烂熟,且常常挂在嘴上,但真正能认认真真去做的时候能有多少?据研究,引发非典的冠状病毒很可能源于动物。而大吃特吃野生动物,早已成了有些人的一种饮食时髦,七大碟八大碗,已经落后,满汉全席才是新的吃喝潮流,不是曾因一桌饭吃掉了36万元人民币而名噪海内外吗!?面对非典,我们应该反省的东西似乎很多很多,但我以为,最应该先反省的是我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十病九口”。把好“入口关”无疑是防治非典和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关键之所在。在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我们的东邻日本人好好学习。
日本人的注意饮食卫生是全世界出名的。不光大大小小的宴会是分餐制,就连家庭,不但分餐,而且餐具也是严格消毒的。每用一次后,都要用洗涤剂清洗后再放入高温消毒柜烘干。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家庭中每个人喝水的杯子,使用的碗筷都是固定的。主妇们置办的茶具和餐具大小、颜色不同,区别起来一目了然。这种良好的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一些传染性疾病蔓延。
另外,日本人从不吃鸟类和野生动物。反观我们有些人,除了四条腿的板凳和天上的飞机外,似乎什么都想吃,都敢吃,这下,“祸”从口吃,贻毒万方,损失无法估量。令人欣喜的是,14日从媒体上传来了两条反省后见行动的消息,一是深圳已作出决定,拒食野味,270多张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将全都收回。二是上海的众多厨师也发出倡议,拒绝烹调野生动物。而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是不是也要立即行动起来,从不随地吐痰,讲究日常卫生做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