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呼拉圈重现社区电动车潇洒街头

2023年10月17日

本报讯 “非典给咱教了乖!”这是最近以来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在抗击非典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悄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近日笔者发现,在社区,呼拉圈、跳绳、毽子一类的大众健身活动重现它们独特的魅力,大人、小孩乐此不疲。清晨,不再贪恋被窝;黄昏,不再围看电视。人们纷纷来到户外,在楼前路边,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摇呼拉圈,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休闲健体,其乐融融。

在一家超市的体育用品柜台前,导购员告诉笔者,最近一个时期,买呼拉圈、跳绳、弹力圈、毽子、扭腰器的顾客特多,就连以往较冷的臂力器、扩胸器、哑铃、旱冰鞋、滑板都成了热卖品。相反,过去一度风行的家庭健身组合器材却很少有人问津了。一对带着小孩正在选购呼拉圈的夫妇兴奋地说,“孩子过生日没啥可买,想来想去还不如送她个呼拉圈,简单实惠,一家人都能玩。有啥都不如有个好身体,孩子也挺高兴的!”

对工薪阶层来说,打的上班只能偶尔为之,买摩托吧,要办照,要缴养路费,还得经常维修,麻烦不说,各种费用就承受不起。怎么办?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电动自行车。电动车两用轻便,既不用办照,也不用缴养路费,款式又多,价格一般在1200—1700元,充一次电仅耗电0.5度,能行使60余公里,万公里费用仅八九十元,非常划算。

近来,骑着各种小巧美观的电动车的女士穿行在大街小巷,成了一道靓丽的街景。笔者一位同事住得离单位较远,刚买了一辆电动车。她说,过去不是挤公交,就是打的,养了一身肉,现在有了电动车,遇见上坡路就是摩托,平路咱就当自行车用,既快又能锻炼身体,这一段时间,减肥效果很明显哩。 (群言)

上篇:省妇联权益部细说个中缘由
下篇:西安绕南高速香王立交桥下脏到何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6/2003061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6/19/3219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