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西安铁路分局有两项重大投资,即投资1.1亿元改造空调列车、投资1300多万元购置自备列车,这些经营项目投资巨大,如何操作?一时成了全局上下瞩目的焦点。分局的决策者并没有急于拍板,而是按照局厂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将投资计划公开发布,广泛征求全局职工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设,对外则实行公开招标。一系列透明措施的实施,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开发的项目顺利进行并迅速赢得市场产生经济效益。
像这样的事例在西铁分局还很多。自1998年以来,该局不断把厂务公开工作向纵深推进,分局、站段、车间、班组全部实行厂务公开,并把公开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在阳光下操作,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该局今年4月被授予“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
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
西铁分局下属有91个基层单位,7.5万多名职工,其分布在1542.5公里的运营里程上。人多、线长、面广,厂务公开怎么搞,公开哪些内容?开始一些单位的个别领导也有畏难情绪。为切实搞好厂务公开,分局领导多次调研,召开座谈会,将公开范围确定为:投资决策、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产品营销、人事管理、劳动安全、成本管理和新项目开发等。对每一公开事项都要求做到事前公开预期目标或计划方案,事中公开实施情况和进度,事后公开实施结果。截至去年6月底,该局已做到了厂务公开不留死角,在各个单位全面推开。
为了避免暗箱操作,使“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该局一是将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的重要岗位延伸。把物资、基建、房产三大管理中心和财务、劳资、干部管理三个部门作为公开的重点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将劳动保护用品和大型机械设备采购、建房、售房、职工福利费和业务招待费、财务会计报告、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管理使用等事项,通过职代会、联席会、发布会、有线电视、报纸等形式公开,并让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参与监督,增强了工作透明度。
二是将厂务公开向职工切身利益和基层班组延伸。凡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该局及时如实的公开,征求职工意见。在制订买房公积金贷款办法、旧房工龄折扣办法时,分局3次召开职工座谈会、2次代表团长联席会征求意见,并在分局办的报纸和电视台宣传、站、段在封存档案工资实行捆绑工资时,坚持公开讨论修改、广泛征求意见,提高职代会审议经三分之二的职工代表同意方可实行。对于班组的事务公开,分局厂务公开办法规定班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务公开会,将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奖金分配、出勤休假、评先等公之于众,使职工消除疑虑,同心同德。
实行制约激励制度,整体提高厂务公开水平
经过四年多实践,西铁分局摸索和推行了五项制约激励制度,从而厂务公开防止了工作的随意性,为整体提高厂务公开工作水平提供了保障。
这五项制约激励制度,一是职代会报告制度,每年将厂务公开情况向职工代表报告,接受监督;二是职工代表评议制度;三是“整改通知书”制度,对未按要求公开的部门和单位,及时批评指正;四是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接受职工意见,导致矛盾激化的单位,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五是一票否决制度,将厂务公开纳入分局党委“六好班子”建设,“双文明”、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评比,工作不到位、不规范单位取消任何评先资格。同时对考核在90分以上的单位,给予奖励。
■焦晓宁 冯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