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父亲眼中的山水

2023年10月17日

□文/李春来

父亲对山水没有感觉。这实在不像个现代人。

当然,对父亲来说,不喜欢也是正常的,他是个铁道兵工程师,一辈子钻山沟修铁路,我想他一定是好山好水见多了,因此对山水没了感觉。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误解了父亲。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专题片,讲修路的。我看到那些父亲的同行们在大山中艰苦卓绝地修路架桥。他们满身是泥,满脸疲惫,他们连续3年困在山里,和暴雨、塌方、泥石流搏斗,他们在与数不清的障碍的奋力拼搏中,耗尽了心血和汗水,直至把路修通。就在这时我忽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不喜欢山水。

山水在父亲眼中不是风景,不是图画,而是障碍,谁会喜欢障碍呢?

我的父亲称得上是隧道专家。他一生不知设计修建了多少条隧道。当他面对一座大山时,想的绝不是登山能否看见日出或听见松涛,而是怎么才能让铁轨顺利地通过它再往前伸。是将它从中间劈开?还是打一个洞钻过去?如果修隧道的话,需挖出多少立方的泥土填入多少立方的混凝土?它的高度、坡度、长度以及土质怎样?一系列枯燥的数字摆在面前……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隧道打通的那一瞬间,人们浑身泥土地拥抱在一起欢呼时,我就想到了父亲。我想不出父亲在这样的场合会怎么样?他也会像那些人一样泪流满面吗?

当隧道打通时,横在面前的,往往是一条湍急的大河。修一座怎样的桥最合适?河的深度、桥的跨度、桥墩的高度和承受能力……这一切的一切,又成为一串枯燥的数字摆在面前。他们将这些数字不断地转化为实物,在这种转化中一点点地将路延伸、直至伸进远方的城市。

如今,铁道兵已不复存在。父亲,以及那些和他一样在山里呆了大半辈子的叔叔伯伯们,都回到故乡安度晚年了。他们个个都是修路专家,但他们终于远离了路,并且再也不想上路了。可他们修的路依然在山水之间静卧着,每天承载着那些渴望出远门的人和需要出远门的货物穿行。而他们的后人,虽然脱下了军装,也依然在山水之间继续奋战,继续将路向前延伸。许许多多的人就在这路的延伸中默默死去。

路是他们的无字碑。

我想,修了一辈子路的父亲,给自己留下的唯一实惠,就是每当他的女儿回家看他时,可以坐火车沿着当年他们修的路翻山越岭。按老一辈人的说法,铺路架桥都是行善积德。我今天尚有兴致和条件去山水中游玩,全是因了父亲。有了父亲对山水的征服,才有了我对山水的热爱。

上篇:没有了
下篇:再婚的灵性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6/20/32197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