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钱夹亮出一排银行卡”曾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和身份的象征。如今,兜里揣着几张银行卡对一些普通消费者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这些卡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刷卡,常被‘卡’堵心”
A女士兜里揣着几张银行卡,按说这些银行卡给她带来的应是道不完的方便,可一提银行卡,A女士感觉很窝囊。一次,A女士用某大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取款,她按正常操作程序输入密码后,机器却显示密码错误,将卡吞了。A女士颇为不解:密码自己用过多次,都没有错,为何这次显示错误?再说,即使密码错了,按规定也应是至少3次才吞卡啊!除了吞卡,还有卡取不出来钱。A女士的住处附近有一个自动取款机,经常显示“本机暂停服务”,有时碰上急用钱时真没辙。更为堵心的是,一次A女士请朋友吃饭,拿出银行卡埋单时,服务员竟说:“对不起,我们不受理××卡。”无奈,为了“手中有钱,心中不慌”,A女士只好在出门时带上足够的现金。
“爱刷,就是不方便”
B先生偏爱刷卡付账,可问题是许多日常消费场所大多刷不了卡。有的地方即使能刷卡付账也不方便,不是线路传递信息的速度慢。就是只受理××卡,不受理××卡。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仅有银行卡特约商户××万,占商户总数的3%左右,受理市场规模不足,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的用卡积极性。
“何日,一卡才能多用”
银行卡发行量大,但使用率低,大量处于“睡眠”状态。消费者有卡不用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特约商户太少,消费者想用用不成。二是机器常出故障,不是吞卡、错账,就是不能交易,令使用者难以舒心。三是银行卡的功能单一,现有功能不能完全满足持卡人的需要。持卡人期盼在改善用卡环境、强化银行卡安全管理的同时,能尽快实现银行卡联网通用。同时,拓展卡的功能,按照“一卡多用”的思路,尽快研制我国的多功能金融卡。
愿“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梦想能早日变成现实。
(周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