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扑向一线谱春秋

2023年10月17日

近五年来,白河坚持县乡机关干部“三三制”,县直各部门的干部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基层一线工作,多数部门至少有3人常年在村上蹲点帮扶,在农村大忙季节或有重大任务时,各部门关门上锁全部出动。

“黑脸汉子”周健

县科技局局长金晓,带领机关干部在磨坪乡黄岭村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和兴水治旱会战中,为了不增加群众负担,五六个干部挤住在村址的两间破房里,自带被褥,自办伙食,有的睡在课桌上,有的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雨天用塑料布遮漏,夏天用敌敌畏驱蚊,早晚一碗清水挂面,条件非常艰苦。

工作队员周健,一条毛巾、一套背心裤头,一顶草帽,从早上第一个扛着红旗出门,到黄昏陪着群众收工,三个月下来,全身晒得黝黑,硬是在规定时间内把全组13口水窑的拱盖打好,当时检查、参观的干部竟无法辨认周健,连7岁的女儿也认不出这个“黑脸汉”就是爸爸。

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长时间,就自发地给周健送菜送粮,有了好吃的,跑几里路也要把他请去改善生活。

“拼命女子”王伦英

五年来,仅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兴水治旱,白河就先后组织过10余次会战。县直45个包村部门和15个乡镇的千余名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当宣传员又当服务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现白河县总工会副主席王伦英,此前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担任文明办主任,由于人手不足,实际上是主任干事一肩挑,还兼经费会计,包建村工作,因熟悉农村工作又被当作主力军。为了使中心业务工作两不误,王伦英每年几乎用七八个月住在包建村,四五个月时间抓业务,经常是周五下了班顾不得休息,就赶到包建村抓两天农村工作,周一再赶回来接着上班。

在冷水镇十里村落实产业、抓水窑生产过程中,王伦英几次带病带药住村工作。2001年春规划水窑,由于重感冒,头昏,一失足从一丈多高的崖上摔下来,差点丧命,回家躺了四天,由于丈夫在构扒镇工作也没时间照看,只好让7岁的儿子在街上买饭回来吃,待伤势略有好转,王伦英就主动下村了。

干好干坏不一样

每年一次的年终考评大会是白河县最热闹的事。在这个全县干部参加的大会上,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当场兑现。县里从财政拿出上百万元奖励工作突出的乡镇、部门。领导和个人按贡献大小从中分得奖金。最多的单位一次拿到十多万元,最少的只拿到12元钱。几年下来,白河共兑现奖金597.88万元,罚金26.26万元。

2001年,磨坪乡纪委书记侯玉珍包村带领群众发展黄姜,生产成绩突出,获奖金1万多元,签字领奖时,这位女干部手抖得握不住笔——给公家干事没有一次拿过这么多钱的!全县许多工作出色的干部,一次领的奖金都超过了全年的工资。

宋家镇党委书记魏保柱(原白河县工会主席)感慨地说:“钱是一方面,奖罚最关键是让大家清楚,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古迹岭小区环境依旧差
下篇:给民工一份安全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6/2003062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6/24/32209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