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个县,42个既无公安消防队又无企业专职消防队;
按要求,大中城市每4—7平方公里一个消防队(站),西安市应建28个,现只有11个;
11个市区本应有特勤消防中队,而目前仅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具备;
……
枯燥的数据反映出我省城市公共消防基础建设的滞后,触目惊心。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水、电、气网密布,大量使用化工材料、易燃可燃物品增多,加之西北干旱的气候,这一切都极易成为火灾的隐患。今年1至5月,我省火灾发生起数虽下降了,但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直接财产损失均呈上升趋势。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部队装备量少质差,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缺乏设施已使我省城市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与城市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了。
按消防要求,陕西全省应建消火栓9595个,而目前只有3357个,欠缺65%。以西安为例,应建消火栓3860个,但实际只有1804个,欠缺56%。若按西安市政府每年新建200个消火栓计算,即使新帐不欠,但要补齐历年的亏欠数也得花费9年,更令人忧虑的是我省某些县还在用自来水管给消防车加水。
正在服役的消防设施,则在超负荷运转。据省消防总队杜承章总队长介绍,全省本应配置390辆消防车,但实际只有238辆,其中66辆早已是超龄服役,已过了报废年限。实际投勤车辆才172辆,仅占最低配备量的44%。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多,一旦发生火灾,传统的灭火措施很难奏效,而举高云梯消防车就能派上用场,2002年4月26日西安民生国贸大厦发生火灾,正是这种云梯车展示了灭火的神威,可全省仅有6辆这种车,而按规定应配22辆,目前渭南、铜川、延安、输林、安康、商洛、杨凌7市区尚是空白。
此外火场照明车、抢险救援车、侦检、堵漏、洗消器材数量很少;队员个人防化、隔热、避火服达不到规定的配备数量;全省应配备空气呼吸器1351具,现有294具;应配备消防隔热服1240套,现有268套;应配备消防避火服200套,实有31套;应配防毒面具1579具,实有175具……
2000年7月10日,渭南饲料添加剂厂发生爆炸,渭南市的消防装备竟无法扑灭大火;“3·5”液化气泄露、闪爆后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