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陈望道秘译《共产党宣言》

2023年10月17日

□文/梁牛

圣火照亮故乡柴房

1920年,当中国社会需要彻底更新的骚动无处不在,许多知识分子希望将马克思的一些重要著作翻译成中文,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将《共产党宣言》全部译成中文。

上海《星期评论》主编戴季陶一直想请人将《共产党宣言》译出,在《星期评论》上连载,他的想法得到了《中国日报》主编邵力子的赞同。邵力子说,能承担此任者,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语文教师陈望道莫属!于是,《星期评论》的一纸邀请稿函飞到了陈望道手中,并随函附去了一本日本版的《共产党宣言》。这一邀稿委托,无异于火星落进干柴,把陈望道的革命热情再次点燃。他在日本留学时读过此书,深知此书的分量,这是唤醒中国这头睡狮嘹亮而有力的号角。陈望道将以往各家所译的片断找来参阅,而且希望找到英文本相互照。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图书馆借到了英文版,满足了他的愿望。

他知道所承担的政治风险,选择了自己的故乡义乌西乡的分水塘村作为完成使命的地点,他不愿让亲友撞破他的秘密,选择了一间狭窄的柴房来工作。没有别的参考书,就是一部《英汉词典》和一部《日汉词典》。

“幽灵”力量传遍中国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日夜努力,译稿完成。他用学校的石印机印了十数份,在《浙江新潮》社内秘密传阅。四月下旬,上海《星期评论》邀请他去上海担任该刊编辑。他即携带《共产党宣言》的译稿和英、日两种版本的小册赴沪,将译稿交给该刊负责人李汉俊,请他和陈独秀校阅,然后按计划在《星期评论》连载。

可是,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星期评论》决定停刊。《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并被列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面世

1920年8月,中文全译本的《共产党宣言》终于出版发行。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篇幅印的是马克思肖像,上端是书名,译者陈望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创造者马克思的肖像。

《共产党宣言》的力量实在太巨大,敌人视之如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地企图扑灭。因此在不断重印中,它不得不经常更改书名,作者译者名字也随之变化。

党旗覆盖一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陈望道被选为上海地区代表,但因事未能出席会议。一大后,他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后因不满陈独秀家长式作风而主动脱离党组织。

1956年新年伊始,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身份来到上海,点名要见陈望道,使陈望道要求回到党组织的心情更为迫切。不久他向上海市委提了出来。上海市委向中央汇报时,毛泽东说:“陈望道想什么时候回到党内,就什么时候回来。不必写自传,不必讨论。可以不公开身份。”1957年6月,陈望道如愿以偿。但直到1973年8月,他成为中共十大代表时,才将秘密身份公开。

1980年11月23日,在他翻译《共产党宣言》60年以后,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根据党中央批示精神,在上海市革命公墓,在陈望道骨灰盒上,覆盖上中国共产党党旗,仪式隆重而庄严。

上篇:镰刀锤头
下篇:走进七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01/3233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