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动力站新来的领头人

——西安市四建司动力站站长李彦文素描

2023年10月17日

“走进今日动力站,一下变了新容颜;门牌树立很显眼,筑起围墙保安全;院内整洁又平坦,机械材料排一边;职工食堂变新貌,一元五角管吃好;领导带头做奉献,全站职工干劲添;这样的领导没啥说,咋干也觉心里热。”——这是西安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动力站职工夸赞他们站长李彦文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在不到3年里,让破破烂烂、濒临解体的动力站旧貌变新颜的一则“顺口溜”。

记者在这个动力站采访时,被职工们团团围住,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在李彦文站长到来之前,这个单位已经长年没有业务,到了解体的边缘了;职工工资拖欠了13个月,占地41亩的单位院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前后落差达3米之多。单位没有围墙,门口没有门牌,门卫形同虚设,周围单位和村民都把这里当成一个垃圾堆和废品收购站,往里倾倒垃圾,长年累月,单位院子里垃圾堆积如山,破破烂烂,一片荒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彦文站长来了……

李彦文今年39岁,1999年入党,是一位从普通建筑工人成长起来的青年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1981年在西安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参加工作后,先后干过木工、机械工、塔吊工、电工、综合队班长、工程队队长、清欠办主任等多个工种和职务,是四建司有名的“多面手”。

2000年年底,在西安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最困难的时期,李彦文临危受命,来到濒临解体的动力站担任站长。上任后,他针对动力站当时的状况,首先动员站领导班子成员自筹资金,为全站职工发了当月工资。当已经13个月没有领过工资、面临失业的近百名职工突然之间领到了工资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温暖,心头燃起了对新领导班子的希望之火。随后,李彦文又一个一个与全站干部职工谈心,说“掏心窝子”话,把涣散已久的人心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坚定大家对动力站新领导班子的信心。

李彦文上任后开工的第一项工程就是带领干部职工整修动力站的“自家院落”。当时,许多职工都不理解,说:“职工肚子都吃不饱,把院子修得这么漂亮有什么用呢!”李彦文告诉大家:“别看我们单位这个院子现在这么破败荒凉,开发好了,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动力站的职工就不仅能吃饱,而且能吃好!……”果然,李彦文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动力站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四处奔波,采取联营的方式引来资金,在昔日的垃圾场和荒草地上建起了一个停车场,盖起了20几间门面房,2001年当年就赢得了可观的利润,为全站职工的“吃饱吃好”和动力站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他还意味深长地利用单位的一间门面房,办起了一个内外兼营的饭店,对内每顿饭1.5元,一荤一素两个菜,让职工在自己的单位吃饱、吃好……

有了赢利后,李彦文便大刀阔斧地对动力站以前漏洞百出的管理机制和施工设备进行了改革、改造。改革、改造后,仅水电费开支一项每年就可节约10000多元;动力站的主要工程部分的塔吊施工队收效更为显著,施工队业务量大增,一下就从以前从不上缴利润和管理费变为每年上缴36万元,从根本上保证了全站职工“吃饱吃好”和动力站的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李彦文用四建司奖励给他的2万元,为动力站每名职工买了一双崭新的皮鞋,他告诉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要穿新鞋、走新路……”过上了好日子的动力站职工在感动之余,便为他们的新站长和新班子编了本文开头这则“顺口溜”。

本报记者 文锋

上篇:蒲城公开评议“大盖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07/3235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