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弘
最近,全国各地兴起了“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一场SARS给国人的卫生习惯敲了警钟。前一段时间,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播放了某地某些人大白天随处大小便的镜头,不禁使人觉得有伤风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养成高尚、文明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每一个公民起码的要求。文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处做起逐渐形成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书法名人的同乡要求这位名人为其书写一幅字。这位名人知道他的这位同乡有随处小便的陋习,便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大字,同乡看到这几个字后很不高兴,也很羞愧,只好拿回家。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不仅改掉了随处小便的陋习,而且把原来几个字重新组合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装裱后挂在了自家的客厅。
“小处不可随便”一句再浅显不过的格言,可是我们是否都做到了呢?
——儿童教育上,我们许多家长、甚至还有老师,不注意儿童的每一个小的变化,发现问题后,往往认为是小事,放任自流;有的对子女、学生说话教育很随便,为儿童今后的健康成长埋下不小隐患。一句激励的话语,可能造就一个天才,而一句恶语可能就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廉洁自律上,许许多多落马的官员都是从小处随便开始,最后掉入万丈深渊。
——安全生产上,不该发生的事故都是由小而成大,最后酿成大祸。2003年大年初二哈尔滨天潭酒店,一职工就是由于用溶剂汽油代替煤油生火取暖,酿成一场大火,造成33人死亡的悲剧。
——经济建设上,招商引资中,因为投资环境上的一小处不注意,造成投资者失去信心的事例屡见不鲜。
——人际交往上,有时一句随便无意的口头禅,会使你失去一次难得的交友机会。
——等等。
所以“除陋习、树新风”必须从小抓起,只要我们人人都从自身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讲脏话,不违章操作,不贪不义之财,……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