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咸阳的陈先生抱怨说,“今年夏天买个称心的西瓜真难!转遍整个市场,多是肉瓤瓜,到现在就是端午节前后吃了两个好瓜。”
今年水果市场和往年一样丰富,西瓜摊也是一家挨一家。远看一个个西瓜个大皮翠,有的还带着泥巴,似乎很新鲜。但细看切开的瓜瓤,往往会发现色泽呈深红,靠阴面的部分还有点儿粘粘的,再看瓜蒂也已干枯。这种种西瓜瓤口较硬,要嚼着吃,口感也没有以往那么沙甜,后味有些酸。经营这种西瓜的商贩生意大不如往年,尽管价格从5毛一降再降,到3毛钱也少有人问津。而最近上市的本地瓜,虽然个不大,但新鲜,味好,价格便宜,购买的人反而络绎不绝。
在文汇路瓜果市场,经常能发现附近的居民因西瓜瓤口不好要求退还,有的还和商贩发生争执。每到傍晚,小贩们不得不把人们退还回来的西瓜拉走倒掉。一瓜贩无奈之下,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外地瓜农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害怕西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在瓜熟到七八成的时候,就摘下来放在地边等贩子来拉,所以许多西瓜是晒熟的,而不是自然成熟,当然也就不那么新鲜了。另外,要是等到瓜熟到了,重量也会轻一些,要少卖钱的。
西瓜是人们夏季解暑降温的一道美味,需求量很大。可是这种晒熟的西瓜,吃了以后不仅难以消暑解渴,反而容易造成腹泻等疾病。消费者信赖的是质量,这种瓜大量涌入市场,最终还是难逃卖不出去而烂掉的命运,到头来还是瓜农自己受损失。 (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