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折板机前显身手

——记西安变压器厂职工丁根荣

2023年10月17日

据统计,1996年至今,西安变压器厂冷作车间拼滚班丁根荣,累计完成工时高达38633小时,按厂考核标准工时计算,他用五年时间已经干了十八年的活,是出了名的技术能手。

丁根荣所在的拼滚班统管折板机、震剪机、埋弧自动焊机等大小十四台设备,负责变压器厂每年200多台大型变压器油箱箱壁、储油柜、槽钢的折形、滚圆,埋弧焊焊接的工作任务。1986年,丁根荣刚到拼滚班那会儿,面对班组大小十几台机器设备,他几乎一无所知。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努力学习各种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他甚至将退休在家的老父亲请到车间,当面给他传授铆工技艺。业精于勤,很快丁根荣就能熟练操作班组的所有设备,成为生产方面的一把好手。

厂里唯一一台进口折板机就在拼滚班,这台800吨数控机床通过程序输入设定生产过程,说明书又全是英文,这对只有高中水平的丁根荣来说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压力象一道无声的命令,怎么办?丁根荣抱起英语词典,对照说明书一个词一个词查,一句话一句话翻译。他专门配备了一个小笔记本,把各种抽象符号都记录在内,没事就拿出来背诵。遇到不明白的,就通过翻译向外国专家请教。使这台200多万元购置的大型设备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了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丁根荣发现折板机经常根据不同型材的折形要求更换相应的折形槽刀。每对折形槽刀长7米,重达3吨,单靠人力拆卸更换耗时耗力又不安全,同时也极易引起槽刀的变形损伤,针对这一问题,他反复思考,设计、制作了“槽刀更换导向模具”,模具下端装有滚轴,更换时,将槽刀固定在导面模具内,通过人工推离刀口。使原来四五个人要六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半小时准完。

2002年,西变厂承接的“三峡产品”“香港中华电力”50余台产品,结构复杂、工艺精度高、生产周期短。接到任务后丁根荣和车间技术员利用现有设备反复琢磨,借助折弯模具的工作原理大胆设想,采取加长模具100毫米,根据槽型深度和宽度设计小型新模具的方案进行生产加工。原来3个人需1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改革后只需1天。

自1996年以来,丁根荣结合生产实际所做的小改小革达十余项,提合理化建议20多条。这些项目设计合理,简单实用,受到操作工人的普遍欢迎。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有线电视收视费下半年上调40%
下篇:西安一铁路民警拾到百万元支票还失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0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09/3236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