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神河奇葩分外香

——记与时俱进的安康市旬阳县神河中心卫生院

2023年10月17日

横渡汉水,从旬阳吕河口入神河不远,有一美丽的小镇,如同一颗宝石镶嵌在张河与神河之间。小镇街道整洁,房舍俨然,群山环拥,奇峰罗列,上凌云霄,下扼河水,紫薇翠蔓,莺啼蝶舞,鸟道通幽处,从篁阳翳深。好山、好水、好镇自然让人流连忘返,但座落于镇中心,气势不凡的神河中心卫生院,近几年来以高超的医术,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全新的理想和全体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引颈瞻目,无限赞叹。

加强基础建设 艰苦奋斗创业

轮船为什么能乘风碾浪,冲向辉煌的彼岸?因为有高明的舵手。神河中心卫生院之所以能旧貌变新颜,有花团锦簇的今天,就是因为有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有一名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院长,有一支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时称区卫生院,1962年下放改为集体卫生所,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63年收改为全民单位,又称区卫生院,1996年机构改革前更名神河中心卫生院。辖六乡一镇,服务半径为60公里,服务对象4万余人。卫生院座落在街的后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房舍破烂,个体诊所的出现等不良因素严重的影响了卫生院的发展。院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酝酿,决定重选院址,新建医院,从改善硬件设施入手,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改革力度,使卫生院走出困境。几经努力,几经协商,新的院址确定在街道中心。但困难接踵而来,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怎么办?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院领导八方奔走,四处筹借,争取到地县资金26万元,自筹资金11万元,于1997年3月份破土动工,用一年时间盖起了七间四层843.46平方米的的门诊大楼,并配套盖起九间两层318.44平方米的住院部,加之附属工程总造价80余万元,同时对职工住房也进行了维修。如今的神河中心卫生院是楼房鳞次栉比,高大、宽敞的门诊楼与明亮舒适、洁净优雅的住院部相互映衬,绿树成行,花草葳蕤,天使们白衣飘曳,笑容可掬,用语文明,秩序井然。

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医疗系统良性竞争也日趋激列。一个个挑战也摆在了院领导的面前,结合本院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调研、苦苦思索后的院领导依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论证,指出了“科技兴医、科技兴院”的策略,勇立改革潮头,高歌猛进。他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有大产量,就必须有大投入;如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即使医护人员有华佗扁鹊之医术,也难以解决危重疑难疾病。因此他召开院领导班子会议,班子成员达成了共识:卫生院要发展,就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大胆改革旧机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改革中不断开拓,不断发展。他们勒紧裤腰带,多方借贷,先后购进200MAX光机,海鹰牌B超、心电图机、721光电比色机、手术床、牙科牙钻、锅轮机、自动升降牙椅等。硬件设施的进步完善,为神河中心卫生院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重视人才培养 创造新的优势

人类中的每一种人才,同每一种树木一样,都有它完全特殊的性质和果实。神河中心卫生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重视建设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院领导深深懂得科技兴医,人才为本、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为获得有用之才,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出去”就是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期分批选送年轻的医疗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去外地培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紧跟世界医学发展新潮流。鉴于目前各培训单位的水平、素质、风气各有差异的实际,卫生院对进修人员要求一是与单位签订合同,不得出现“飞鸽牌”或“人才两空”现象;二是进修人员必须如期学完学好自选的学科,通过进修成为卫生院顶梁柱;三是按照本单位的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外单位的医德医术,抵制不良风气;四是进修人员回单位后要汇报自己学习情况,并接受单位实践考核;五是进修人员在学习期间待遇问题视学习效果而定,对于学有成效者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既提高了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又为卫生院培养了作风正,医术高的骨干力量。“请进来”就是争取党政部门给予政策支持,采取灵活和优惠政策,引进主任医师、研究生、本科生等技术人才,并与市、县专科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医院建立密切的关系,经常邀请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来卫生院作技术指导,手术示范和学术讲座,现场带教培养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德才兼备,积极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在迅速成长,卫生院的技术力量也日益雄厚。

卫生院还特别注重增强科室特色,创造医院新优势。在鲁院长的主持下,该卫生院从山区人民的实际出发,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诊疗水平,切实解决山区危重病人求医难作为主攻方向。为建设现代化卫生院,他们做到高起点,严要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卫生院不但设有29个专科室,还基本形成了个人有专长,科室有特色、全院有优势的发展新格局。在业务上能开展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等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救治,并能开展透视、上消化道钡透、拍胸片、脊椎片,“三常规”,“肝功”“两对半”及部分生化检验,可作心电图分析及肝胃病门诊的治疗,诊断正确、治愈率高。如今的神河卫生院不但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医院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正以强劲的竞争力占领更广阔的医疗市场。

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更没有伟大的行动者。卫生院非常重视医护人员医德的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把医德医风作为院内的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效益作为医院工作的最高准则,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加大医院管理力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院领导要求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学习白求恩精神,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病人满意为准则,为患者提供文明、优质、快捷、满意的服务。要求他们在服务态度上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意识。做到“生熟人一样接待,干部群众一样认真,大病小病一样负责”。实现“坚持24小时值班不脱岗,随到随治;医护人员与病人争吵,无论理在何方,均处罚医护人员;门诊、收费、药房、治疗室创文明科室,做到优质服务;那个职工被病人投诉或提出意见,那个职工就随时换岗或下岗;不收礼、不收红包、不吃请、违者罚款”的承诺。开展“讲文明、讲纪律、讲医德、讲吃苦、讲团结、讲奉献”的活动。做到纪律约束了人、制度规范了人,但职工们心服口服。他们爽朗地说:“没有规矩,便也没有了方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卫生院在加强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大了院领导班子建设的力度。要求所有班子成员有团结、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廉洁奉公,从我做起,用人不疑人,管人不整人,心胸坦荡,相互信任,有话说在当面,事后不计较。从而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左右一股劲,积极向上,不求名利,只求奉献的整体。院领导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院长鲁继孝年近60,在搞好繁忙的管理工作同时,还经常亲临第一线诊治病人,下村出诊。对各种规章制度率先执行,对违纪处罚一视同仁。要求职工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职工说他是个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实干家。对职工思想教育做到了慎中又慎、细中又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使职工心悦诚服。特别是针对职工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他们分别进行岗前教育,爱岗敬业教育,远大理想教育。通过找根源、摆事实、讲道理,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全院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各科室比医技、比医德、比贡献,形成了朝气蓬勃的奋发向上可佳局面。

播下希望种子,就有金色的收获,数年来神河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的辛勒耕耘赢得了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卫生院连续五年被镇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会议室墙壁上悬挂着市政府授予的“一级甲等卫生院”“示范中心卫生院”县级“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卫生先进单位”等21块奖牌。各种锦旗灼灼生辉,患者又赠送的牌匾,层层悬挂,令人目不暇接。鲁院长更是大小奖项接连不断,2000年荣获市级“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特别是2003年卫生院被镇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鲁院长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名职工被评为“优秀党员”。可谓“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神河中心卫生院像一艘航船,驶进了深海,跃上了潮头,赢得了胜利。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止步,而是要勇立改革潮头,争创一流医院,真心献给人类,真情回报社会。把肩膀耸成山峰,把信念昂成夏日的太阳,挑起一个沉甸甸的爱,也挑起一座大山……

本报安康记者站 唐登林 杨琳 陈有兵

上篇:没有了
下篇:改革拥佳绩 开拓创名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10/3236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