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对冒领养老金现象的思考

2023年10月17日

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问题。但也出现了不少冒领养老金现象。

一、冒领现象产生的原因

1.部分企业离退休人员特别是离退休后家住农村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受传统土葬观念的影响,死后土埋。冒领者为达到其掩盖土葬死者的真正目的,瞒报离退休人员死亡情况,继续冒领养老金。

2.个人受利益驱动,瞒报、漏报、迟报死亡情况,冒领养老金。一些经营状况差的企业为减轻负担,采用涂改、伪造职工档案等手法,为不具备条件的职工办理提前退休,侵占和骗取养老金。

3.管理手段落后。离退休人员逐渐脱离了原单位的管理,削弱了企业与离退休人员的联系,同时,社会化管理服务没有及时跟上,社保机构在跟踪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社保、企业和离退休人员见面难,是造成冒领现象的原因。

4.相关法规不健全。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企业不再象原来每年都拿出部分资金,对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进行生存状况调查。而社保机构对异地领取、居住分散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又很不完善,无法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变化情况。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各地社保机构之间、社保机构与公安、户籍、医院、民政部门之间没有统一、明确的协查法规,没有建立有效地协调机制,相互间的信息交换渠道不畅通、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离退休人员生存取证工作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工作困难非常大。

二、冒领现象的危害

1.死亡冒领现象给确保发放政策的巩固带来严重挑战。冒领现象的存在,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流失,直接威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使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2.违反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准则。养老金领取是以付出劳动为前提、按期缴费为条件,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和劳动者过去的劳动贡献挂钩,体现一定的劳动差别,遵循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基本准则。虚报冒领现象与之格格不入,是一种掠夺他人劳动果实的严重违法行为。而放任虚报冒领行为,则不能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出现缺口,最终由地方或国家财政负担,冒领现象的存在造成财政支出增加,给地方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防冒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严把离退休人员审批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实从严办理退休审批手续,严格按规定程序,依法行使审批权,实行退休审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从源头上堵塞骗取养老金的行为。大力依托企业退管组织,进行普查。每年集中开展一至二次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

2.明确范围,重点核查。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发放时未亲自前来领取存折的人员进行重点核查。

3.完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跟踪服务防冒领。将退休人员核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业务来抓,对其经费支出应该统筹安排;各级、各地区社保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国家应尽快制定公安、户籍、医院、民政等部门协同社保机构开展退休人员异地核查业务的相关文件和法规;对冒领行为的处罚应有规范、完善的法规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冒领行为举报奖励制度。

4.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行退休人员指纹认别系统,尽快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险信息和数据交换网络,实现信息的及时、快速和有效沟通,建立统一的指纹认证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优势。

■宋新丽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14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14/32375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