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冰 张斌 文珊
厂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地位,当家作主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是企业职代会制度的补充和发展。近年来,全省涌现出一批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实践表明,凡是厂务公开搞得好的单位,都呈现出职工人心稳定,企业管理上水平,经济上台阶的蓬勃发展态势。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近年来,全面有效地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企业管理水平上层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研生产年年有创新的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领导重视认识高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一个综合性的石油地质科研单位,是长庆油田分公司的技术参谋部。现有在册员工360人,其中科研人员310人,主要担负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及非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科研工作。
推行院务公开以后,院党政班子成员通过学习,统一了认识,班子领导成员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其主人应是全体员工,企业的领导其实是被选派的经营管理者,在政治上是同企业员工平等的,只是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共同责任是努力为国家、为企业、为员工负责;要想把企业管好,必须让主人当家作主,其最好的途径是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实施院务(厂务)公开。
真正要实施好院务公开,在基层还存在要不要公开,敢不敢公开,真公开还是假公开等认识上的问题。可以说,领导的认识程度有多高,院务公开水平就有多高。要真正推行院务公开,首先必须统一思想,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为此,针对要不要公开的问题,他们在全院各级管理者中开展了“企业管理者要忠实于员工,真心为员工服务”的活动。管理层必须树立权为员工掌,利为员工谋,事为员工做的公仆意识,明确企业是全体员工的企业,企业发展要靠全体员工参加,只靠少数人不行的观念,因此,一切工作都应让员工知晓,要让员工参与,企业一切事务公开是理所当然的。
敢不敢公开的问题解决一个“怕”字。院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使各级管理者认识到,接受员工监督是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所办的一切事,都是经得起阳光的。如果谁怕公开或不敢公开,就必然存在以权谋私问题,就让他公开离岗。在研究院每个管理者的权力都必须在员工和上级监督中行使。没有不受监督的组织,也没有不受监督的人;更没有不受监督的事,怕上级、怕监督、怕群众,必然办不好企业。
推行院务工开必须是真正公开而不是假公开。经过职代会讨论和审定的16个公开内容,涉及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分配的“人、权、财、事”,都必须按程序、按制度,亮底公开,并让员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监督,真心实意公开,不搞形式,不做样子。
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从1999年起,他们成立了以院党政一把手任组长,院纪委、工会、科研、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院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7个院务公开工作小组,并设立了由院工会牵头,院纪委、职代会主席团部分成员参加的院务公开监督检查考核小组,对各业务部门及基层院务(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为使院务公开制度化、规模化,经过职代会研究,制定出了《院务公开制度实施办法》,从而从制度上规范了公开内容、程序、方式及奖惩办法,明确了“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委、工会是第一监督人,员工是第一评价人”。
这样就使院务公开从领导机构到制度都全部落实,使得执行起来有章可循。院务公开作为职工民主管理的一项长期制度,已纳入了各基层单位和两级管理者业绩考核内容,年底实行严考核硬兑现。
精心组织落实好
院务公开有无实效,关键看制度规定的公开内容是否落实,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定的公开内容主要是:经营财务公开、人才选拔使用公开、奖金发放公开、业绩考核公开、员工培训计划及指标公开、职称评审公开、优秀人才选拔公开、科研生产管理过程公开、科研成果评审公开、科技成果奖励公开、器材及设备购置公开、员工福利待遇公开。总之,凡涉及企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员工切身利益,他们都全部实行了公开,而且每项公开内容都有专门小组审查、审核、审定公开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后是否真正执行,他们还通过基层民管小组及廉政监督员,不定期检查、检验。
在公开方式上,他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以员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院务公开制度,从而更好地让员工行使审议、通过、决定、监督等权利。对员工代表提出的议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保证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力,使全院的民主管理落到实处。他们还利用橱窗栏,院信息网络公开院内的重大事项,以及上级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如:院重组改制方案、科研生产年度计划、油气勘探规划、结构调整、经营承包、费用切块、干部选拔、职称评定、优秀科技人员评选、奖金分配、电话费使用、科研成果评审、评选先进、劳动竞赛等一系列有关员工切身利益的情况,在未形成决定前,就让员工代表和基层科室长参与讨论;形成决定后,彻底向全体员工公开。
通过这些方式,确保了公开内容真正落实,经多次调查和民意测评,员工满意度非常高,很满意达98%,满意达2%,满意率达100%。给员工购置服装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因员工年龄、身材、胖瘦、爱好、要求各异,要办好确实不容易,为把这件事办好,这几年该院4次给员工统一制作院服,都让员工参与。具体办法是每个基层单位推荐2名男女代表(相当于模特)组成采样组,在规定的价格内,各自选型选样,穿上展示,然后院再组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代表队对采购样品实行量化打分审定。再组织员工代表去洽谈价格,鉴定合同,最后量体裁衣。这样以来员工非常满意。
科研生产管理是科研单位公开的难点,也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对重点科研项目公开招聘。研究院每年承担国家攻关项目、中油股份公司及油田公司安排的科技发展项目和生产技术推广项目数十项,在项目立项、课题确定中,坚持做到项目计划任务、经费、技术经济指标向全院人员公示,并对项目名称、来源及级别、研究内容、要求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周期等进行交底,在全院范围内组织招标,公开招聘项目负责人与研究人员。2002年拿出9个重点项目实行招标,有54人参加竞聘,通过专家组评审,有9人被聘为项目负责人,并组成了项目研究组,同时签订承包合同。年底,院里对9个重点承包项目进行考核验收,抽调有关专家按合同要求进行评审。与会评委在听取各项目成果汇报后,综合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技术创新、日常管理、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成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采用当场打分、当场评议、当场公布考核结果的公开方式,评选出不同的等级。使各项目负责人心服口服,全院技术人员都称赞这种公开评议的方法公平公正效果良好。
科技成果评审公开,研究院每年完成科技课题近百项,在课题评审答辩中,也是采取公开的方式,对参加申报成果的课题,分为油田公司、研究院及科研室三级评审验收。首先公布验收课题名单,公布专业评审组评审人员名单及评审打分办法。在课题评审验收,评审专家认真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并进行答疑,严格按评分标准打分,当场统计,当场公布结果。然后院科委审查并确定成果申报等级后,即发布公告或张榜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后再按要求上报油田公司科委审批。
奖金发放公开,收入和分配问题是员工十分关心的事,他们坚持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具体分配时全面实行公开。一是月度奖金发放,由院务会按考核办法对基层量化打分,并张榜公布,听取分配方案的意见,然后计算各基层发放金额,由院主管领导、院长审定后发放。二是科研成果奖、特殊贡献奖等专项奖,不搞平均,按贡献率分配,由基层给具体贡献者发放。三是基层分配前公示,反复听取意见,然后基层由工会、民管小组审定、行政领导签字后发放。这样对奖金来源、分配办法、分配到人员的情况,全部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使奖金真正起到了激励作用。
职工满意效果佳
几年的实践使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一班人体会到,实施院务公开是调动、保护和支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和落实员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和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其责任感,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项有效措施。该院从1999年重组改制以来,人员由改制前的560余人,减少到目前的360余人,工作量从1999年的400万吨到2002年1000万吨油气当量,工作量翻了番,员工暴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出现了队伍稳定、心齐、心顺的良好局面。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员工加班加点每年超过100个工作日。因为员工受到尊重,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由“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据初步统计,1999年以来,该院共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省部级科研成果及油田公司科研成果430项,特别是苏里格气田研究项目及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了油田成立三十几年来科技成果最高奖项。三年多来,科研工作的深入,在陕甘宁盆地新增探明石油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名列中油股份公司前茅。由于有了资源基础,使油田公司年年油气产量净增长百万吨以上,为陕甘宁油气勘探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和油田公司给予了充分肯定,给予了较高的荣誉。
2000、2001、2002年连续三年被长庆油田公司授予勤政廉政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被长庆油田公司授予效能监察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被长庆油田公司授予纪检监察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被长庆油田公司授予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今年又被光荣授予陕西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研究院将按照“两办”通知精神,使院务公开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发展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