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多元化原则
中国最大的一块国有资产如今到了真刀真枪改革的边缘。
7月8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与随同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的韩国总统政策首席秘书权五奎会谈时表示:对于国资委监管的196家中央企业,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股权多样化,进一步增强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收占工业企业上缴税收的2/3;196家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国15.9万家国企利润的64%。李荣融认为国企无论怎么改,国有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不会改变。
有市场人士认为,前不久,李荣融指出“国有资产不要急于处理”,与前一阶段出现的无偿和非法转让有关,主要特征有三条:一、国资在出资人或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让;二、没有按要求作价评估;三、没有公开竞价。
实际上,关于产权流动或变动的原则,国务院或部委的相关政策法规中多有规定。如在科技系统允许部分科技骨干享有企业的部分净资产收益。在外贸系统,允许外贸企业搞员工持股,但总的说来缺乏一个关于国有资产流动重组的系统的规范的权威性的文件。
对于前不久国资委出台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李保民透露,目前国资委正在起草《国有产权的转让办法》,不久将会以国务院条例的形式出台。其中关键是程序与定价公正。
国有资产如何作价无疑成为了风暴欲来时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什么才是有效的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将以市场为基础,因此,市值、账面价值、经济附加值、股息收益以及现金流都可能成为买卖双方为资产定价的参考值,这样可以纠正以前定价整体过高的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说,公开性和竞争性应是国有产权转让的基本原则,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转让方式和价格也要与此相符,通过市场机制定价。
10家大企业的合并已获批准,196家中央企业内部的整合行动也已暗蓄风雷。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国资委对196家中央企业的国有股权进行管理,而其他国资由地方国资委行使监管权。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表示,国资委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集团”。对于后者的数量期望,李希望是30~50家,时间预期是5年。
李荣融同时表示,对于196家中央企业的全面整合“将于明年开始”,要实现两大集中的原则:一是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向优势企业集中。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目前,10家中央大企业已通过两两合并的方式成为5家公司。
7月10日,国资委首次召集所属企业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196家中央企业圈定的未来发展的五大领域是: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重要的资源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目前国家直接拥有的9000多家企业,最终将可能保留1200家左右,其中将成立30至5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
治理结构渴望突破
近日,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2002年度对中央骨干企业及其领导人的审计情况时指出,由于对企业领导人的业绩考核过多依赖收入、利润等指标,导致企业做假账现象出现,虚增利润问题尤为突出。此外,由于领导干部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少数人借机肆意侵吞国有资产。
7月9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的分组讨论时指出,鉴于其直接监管的196家中央所属企业没有经营目标要求的现状,国资委明年将全面启动目标管理。7月10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明年将首先在196家中央企业建立起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的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完整严密的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
对于“重大决策权”的界定,也尚无定论。李保民回忆说,“十六大前我们在中石化为国资管理体制课题做实地调研时,将什么是重大决策总结成7条,其中有一条是重大投资。”而按照国家规定,国有企业投资5000万以上须报审原国家计委、原经贸委和财政部,如涉外投资还须报原外经贸部。“结果往往是谁也不敢贸然审批,最后还得上报国务院。”因层层审批而坐失良机的例子颇多。 (张静 许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