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莉
据《辽沈晚报》报道,为了送女儿上幼儿园,6月18日,薛女士找出了她与丈夫的大学毕业证书,小心地放入提包。两份毕业证书非常关键,它决定着女儿能否顺利地进入沈阳市实验幼儿园,因为该园要求,家长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才有资格报名。
这种以“家庭出身”的方式决定孩子能否入园的举措实在不妥。虽然这样能筛选到一些受到良好家庭启蒙教育的孩子,减少直接用或买入园资格的做法及施展种种关系、手段入园的行为,但是家长学历高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素质也高,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能否入园,而不能以家长的学历作为硬指标来衡量并“卡”学苗,这样的做法有失社会公平,它流露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错误观念。
今年高考中,陕西省文科高考状元薛琦的父母既非学者出身又非大专学历,而他们只是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又如前些年,父母均为文盲的农民家庭,一家就有两三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的。这种类似事例并非个别,而是数不胜数。在此,“家庭出身”又能说明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