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英国科普面面观

2023年10月17日

□文/郑晓春

英国是一个重视科技,重视积累的国家。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英国是牛顿、达尔文、霍金这些科学巨匠的故乡,也不仅体现在英国产生了太英百科全书这样的宏篇巨著,更重要的体现是在英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上。英国只有不到6000万人口,却产生了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资助了全球4.5%的科学研究,发表了全球8%的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的引用率达90%。英国在科学技术上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拥有一批献身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具备了适宜科技发展的肥沃土壤。这土壤不是别的,就是广泛持久的大众科普活动。

在英国,科学普及又被称为让大众理解科学。为了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英国政府对科普十分重视,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和资助开展公共科普活动。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每年一度的科技周和科学节。这两项活动都是英国政府资助的。英国科学促进会负责组织协调。科技周一般在每年3月举行,为期10天。科技周期间,全国的许多科研机构都敞开大门与公众一起开展各种以科技为背景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以青少年为重点,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专家会议、公共讲座、开放实验室、动手实验、发现发明展、科技辨论会,还有以强化中小学科学课程为目的的各种活动。由于科技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1994年发起以来,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参与,已成为英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

英国科学节实际上是英国科技促进会的年会,一般于9月份举行。自英国科促会成立每年都举办一次年会。早期的年会主要是科学家相互交流的聚会。20世纪以来,随着各类专业协会和大众传媒的兴起,科学家已不必每年到科促会上发表学术观点。于是,科促会年会便将重点转向了介绍科技成果和普及科技知识方面,并以集中举办科技活动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皇家科学研究与普及所是英国历史悠久的科普机构。该所最具影响的科普活动是每年圣诞节期间在讲演厅举办的圣诞科学讲座。该讲座由著名物理、化学家法拉第于1826年发起,目的是使少年儿童感受科学的无穷乐趣,唤起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每年圣诞期间,研究所都安排一名科学家就某一科学领域进行连续5天的讲座。据称,当初法拉第本人曾19次登台演讲。之后,英国许多科学家纷纷光临该演讲厅,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大量图片、例证、示范等,形象生动地向人们讲述科学知识,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

皇家学会素有英国科学院的美誉。近年来,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支持,该学会围绕一些科学上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做了大量普及工作。如针对一些人对转基因作物、克隆人的忧虑,该学会组织科学家专门撰写了面向公众的科普材料,介绍有关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看待科学发展中产生的有争议的问题。此外,皇家学会每年还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展览等形式,增进科学家公众间的相互交流。他们每年6月举办的科学新前沿展和一些专题系列讲座、座谈会,在英国科技界和公众中都有广泛影响。

英国开展科普活动的另一重要场所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科技博物馆和科技中心。英国的科技类博物馆种类繁多,有大型综合性科技博物馆,也有专业性科技博物馆和许多新建的科技中心。它们集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成为英国日常科普活动的重要基地。在这些博物馆中,位于伦敦的科学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最为有名的两个大型综合博物馆。这两家博物馆离得很近,而且现已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天博物馆开门后,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一些英国中小学也组织学生专程到这里参观。科学博物馆的展出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英国科技发展史上所有重要时期和重要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瓦特蒸汽机,也可以看到最新的人类DNA测序机和培育克隆羊多莉时用来融合成年体细胞和去核卵细胞的融合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年英国科技博物馆的展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使用了现代声光电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实物加图片的展览模式。人们参观展览不再是被动地观看和接受,而是从各种交互式操作和游戏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探索科学的奥秘,从而使博物馆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如科学博物馆新展厅即使用了大量电脑、模拟等交互式媒介。在该展厅的潜艇区,有一个以潜艇探险为主题的电脑,游戏一开始,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光秃秃的潜艇主体和一组潜艇构件,有通信系统、螺旋桨推进器、鱼尾式推进器和导航、声纳系统等。根据电脑提示,人们要为潜艇选择4样基本构件,如果选择正确,潜艇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否则就会触雷身亡。这个游戏综合了展览介绍的有关知识,将枯燥的潜艇原理用游戏的方式演绎出来,寓教于乐形象生动。英国新建的许多科普活动中心也使用了大量新技术。如英国谢菲尔德郡利用旧钢厂建造的科普中心,以金、水、火、土4种元素为主题,通过电脑、音像、模拟、操作、游戏等方式,生动地再现了这4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和用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英国还十分注重用图书、电视和因特网等途径开展科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科普类图书十分发达,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系列丛书,也有印刷精美的科普画册和各种科技百科全书。这类图书的销售十分灵活,不仅局限于书店,在一些普通超市也有销售。购物之余,随手翻翻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即使不买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每当此时,人们常常会对英国科普的普及和深入产生由衷的赞叹。

上篇:生宝宝奖小猪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25/3241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