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南郑县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从1998年开始大量进入,使系统职工在5年的时间里翻了近一番,然而灌溉面积却在减少,从2001年开始,职工的工资就难以发放,出现了“只上班,不发工资”的现象。
据红寺坝水库十多名职工讲,有的老职工一家四、五个人全工作在本单位,由于长期领不到工资,这些家庭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红管局领导在接待上访人员时解释说,每年水费的征收难度较大,可县水利局及有关部门又不考虑具体困难,1998年开始又从企业和外系统、农村买了户口的人员中调入和招录工作人员180多人,由于人员剧增,致使职工工资发放更加困难。
笔者采访了红寺坝水库灌溉管理局谢朝柱书记、吴海录副局长(兼工会主席)。他们说,不仅仅拖欠在职职工的工资,连养老保险等费用均未曾缴纳,造成了退休职工无法退休,而退休职工的工资是政府协调从县财政临时拆借的。
谢朝柱书记还说,造成工资拖欠的原因主要是人员过于膨胀和水费征收难度大。对进人频繁,吴海录副局长解释说,有的人员是军转干部及退役军人,属于国家安置硬性指标。为了堵住进人关口,局系统想尽办法,但依然堵不住进人关。由于拖欠退休金和职工工资,政府除出面在县财政局协调30万元资金补发退休职工工资外,县委书记刘晓彦、县长赵全义都以包片催收水费的方式加大水费增收的范围,水费催收工作的形势好于前几年,预计本年度可完成发放去年7月至今年5月份拖欠职工的工资。
汉中记者站 励锋 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