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秦岭深山有座“少奇亭”

2023年10月17日

□文/何仲育

秦岭深山,海拔1302米的宝成铁路青石崖车站,是一个只有两股铁道的四等小站。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冬日大雪飞舞,夏季云雾缭绕。这里除了每天当班的十多名铁路职工外,没有一户村民。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小站上,却矗立着一座高约八、九米的六边形仿古小亭子。这座亭子,与一些名亭比起来,的确不够精致:碗口粗的一根立柱,还是对接的;六个飞檐,雕刻得也很简单;亭子上部铺设着油毡用来防雨。但是,在铁路职工心目中,它却非常高大宏伟,大家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称呼它为“少奇亭”。

为什么要称作“少奇亭”?难道这座亭子与刘少奇有关吗?

是的,这座亭子的确与时任前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有关。

那是在1960年4月28日,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去成都参加庆祝“五·一”的活动,特意来到宝鸡,视察了国营宝成仪表厂(现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和国营长岭机器厂(现长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于4月29日乘坐专列来到青石崖车站。那天,刘少奇一行走下专列,兴致勃勃地听取随行的省市领导、铁路局领导的汇报。特别是当他听到:青石崖车站是筑路工人用了334吨炸药,炸掉了两个山头才建成的,降低成本67.5万元、缩短工期四个月。刘主席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还特意走到机车跟前,与宝鸡机务段解放型蒸汽机车2187机车组的司机闵守先及他的两个伙计张福忠、商学良握手,与车站的值班员、助理值班员等人握手。当刘少奇站在站台边向山下眺望时,特意嘱咐路局领导:“这个车站条件的确很艰苦,一定要多关心职工的生活。”

刘少奇视察青石崖车站的指示传达以后,路局、分局和宝鸡车务段都加大了对青石崖车站的投入,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职工们的情绪更加安定,生产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大家都感到,刘少奇同志真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的领袖,时刻关怀着我们的冷暖。于是,大家决定在刘少奇视察时讲话的那个地方修个亭子,以示纪念。在车务段的支持下,大家从山下买来木料,自己动手平整基础,浇注了六个水泥底座,六根柱子漆成红色,栏杆漆成绿色,飞檐漆成黄色。正对列车往返的亭子的那一面,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少奇亭”。这座亭子,在1962年春季,刘少奇视察青石崖车站两周年前夕落成。

十年动乱期间,刘少奇被打倒,这座亭子也遭了秧。有人用刀子在“少奇亭”三个字上划了几刀,但这三个字还看得出来。当时还没有人敢说要扒掉、毁坏这座亭子。1978年,宝鸡电务段要在青石崖车站修个电务机械室,青石崖车站就那么大点地方,只能在“少奇亭”那块地方修。于是,青石崖车站的职工就把这座亭子整体搬迁到车站中间、站舍后面的土堆上,但“少奇亭”的牌子却不敢再挂了。为了美化环境,在原宝鸡铁路分局的支持下,宝鸡车务段重新整修了青石崖车站,在两栋站舍之间修了个月亮门,月亮门内侧修了个水池,水池后面仿照“少奇亭”,又修了个大一点的亭子。“文革”结束了,刘少奇彻底平反以后,青石崖车站的职工找了块木板,写上“少奇亭”三个字,挂在了搬迁后的亭子上。由于月亮门内侧的亭子位置好,过往的旅客都能看见,所以,当共青团陕西省委、郑州铁路局团委1989年4月26日在青石崖车站举行“共青团车站”命名仪式前夕,这座亭子被宝鸡车务段团委书记闻仁成带领共青团员们重新油漆了一遍,并将此亭子命名为“少奇亭”。“少奇亭”三个字是由西安铁路分局青年书法家钟小平所书。

四十余年来,青石崖车站的站长已换了十几任,职工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少奇亭”却一直矗立在青石崖车站,一直矗立在青石崖车站职工和铁路职工心中。“少奇亭”见证了职工及共青团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的一连串辉煌:共青团陕西省委、郑州铁路局团委命名青石崖车站为“共青团车站”;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铁道团委授予该站“新长征突击队”荣誉称号;共青团员毛宏民、苑顺亭、胡国平等人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青年职工刘陇光还被评为郑州铁路局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过全国铁总颁发的火车头奖章。

“少奇亭”将永远矗立在青石崖车站,刘少奇也将永远活在铁路职工心中,活在人民心中!

上篇:没有了
下篇:拒收“错误”的感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2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28/3241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