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拿”王青渭

2023年10月17日

在生产运八某新型机时,笔者与陕西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钣金厂45岁的王青渭前前后后打了一个多月的交道,这才知道这个厂型材工段的工人们为什么叫王青渭为“大拿”。

按检验模交检的型材,曲面变化大,形状复杂,贴胎间隙精度要求高,这种难活离了王青渭还真不行,因为就数他干的活最贴胎,最漂亮。他脾气柔,凡事爱琢磨,别人干不下去的活,到了他手里就干得特顺溜。

运八某新型机过渡段后端框、侧壁、上部、整流罩等装配件是去年11月投产、12月底结束的。其间,工艺准备时间短,零件生产周期紧,每天都有样板图及样板陆续移交过来,而型胎模具几乎没有加工周期,许多零件打破常规只有靠过硬的技术手工成形。身为技师的王青渭这时就大显身手。先是内、前、后框缘类板材零件,LY12M材料厚3毫米,最长3182毫米,最短也要1730毫米,按常规闸压弯边后应用拉弯模进行拉弯成形保证变角度及曲率,然后淬火按胎修形,再表面处理,整个工序才算完成。可因缺少拉弯模,加工难度相当大。怎么办?王青渭在型材工段一个个地看拉弯模找代胎,但由于曲度相差太大,没一个合适的。王青渭在工段泡了几天,思前想后,决定用闸压加滚弯的方法加工。然而从样板测量到下料、闸压、滚弯、淬火后的修形,每道工序的工作量、劳动强度都很大,仅滚弯成形来来回回就要十余次。为此,王青渭和工段长回伦岭及滚弯工葛海德在滚弯机旁一站就是一上午,一道道难关被他们攻下。

一些按反切内做出型胎再敲制的板弯件,如果有模胎干活很简单,但没模胎仅有样板就很棘手,变角度变曲率还要保证质量,仅靠手工完成谁都头痛,工人们干不了找过多次要求做胎,可时间不容许。王青渭大包大揽下来,琢磨、尝试,一遍、两遍、三遍……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了钣金厂的“大拿”。

■刘小龙 张养军 李霞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2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29/32420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