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权力变异之忧

2023年10月17日

一位进城打工的民工随地吐痰,被市容人员当场罚款50元。该民工没钱,便向同行的老乡借了10元钱交罚款。因数额不够,市容人员不让这位民工走,双方发生撕扯,该民工被打伤。事后,有关部门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在街头吐痰按规定处罚5—20元,屡教不改者才可重罚。并认为市容人员在执罚中不文明,甚至殴伤他人是不对的。从近日一家市报上读到这条报道,尽管此事在舆论监督下得到了处理(市容人员向被打民工当面道歉,其治伤费用由责任人承担),但笔者仍觉心头惶恐不安,不知哪天这种不文明执罚会落到自己头上。

这决非庸人自扰。据6月25日《报刊文摘》载: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在对全省的行政执法状况的明察暗访中,发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私人化现象。”这次暗访行动的负责人且慨言道,行政执法一旦变成收钱的手段,必然导致腐败。在一些部门和执法人员的意识里,“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想方设法创收。由此出现空车被罚超载,农民自运鸡饲料被说成非法营运,内部下达罚没指标等等奇怪现象,就不难理解云云。其实,这种现象其它地方亦不乏见,甚至更令人拍案惊奇!如某市市容人员竟以“不该穿旧布鞋进城”为由,对一外地民工横加罚款。至于曾发生在收容站的种种不人道、不文明甚至逼出人命的悲惨事件,则愈使人谈虎色变,不寒而栗了(国务院日前已建议废除相关法规,并改此前“遣送”为“救助”,可谓善政,让社会弱势群体获得一种安全感)。综上所述,欲遏制根治不文明执法、执罚现象,除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法为民;亦须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并从源头上、制度建设上堵住“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私人化”之路(如实行收、罚两条线,罚没钱上交国库,不得分成)。如是,普通群众亦多几分安全感也。 (柯喜堂)

上篇:新闻大看台
下篇:抓国防教育不放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7/2003073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7/31/3242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