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作为企业,对在职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好像已经不多见了。
然而,蒲白局矸石电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却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厂里成立了业余职校,建立了厂、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每年职教培训费投入达3万余元,先后与有关院校联合办班,培养大中专生60多人,委培技术工人50余人(见《陕西工人报》2003年8月12日3版)。
要想有收益,就必须先投入,世上没有无本的生意。从企业来讲,蒲白局矸石电厂每年是投入了3万多元的职教培训费,但从获益看,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学习自觉性和技术素质,使该厂在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修旧利废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仅在节水、节电、节能方面,前半年就达30多万元,是投入3万元的30倍,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使职工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或又学了一门新技术。人说艺多不压身,职工多学了一门技术,就等于多了一份求生存的本领。在不可能再在一个企业里干一辈子的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在本企业,可以为企业多做奉献,如果万一有变化,或是人员精减,职工下岗,他们到社会谋生时,也多了一门手艺,其选择职业的门路和就业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所以,笔者觉得,蒲白局矸石电厂对职工实行业务培训的做法,既是为企业上效益的一种途径,也是对职工更深切的关爱,对于这种利厂利民的大好事,我们为何不去效仿呢?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