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午12点吃饭时间,东航西北公司飞机维修基地机库里,依然一派忙碌。穿着白色的连体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防护镜,分不清谁是谁,结构车间的职工正在进行飞机喷标识的油漆打磨工作。
油漆打磨在喷标识的8天工期里,是歇人不歇机的,大家轮流着吃饭。其实,不止是喷标识,在飞机的结构改装,客货舱翻新以及故障排除中,结构车间的员工们,心中就只考虑到工作,一切以飞机的工时安排为核心。
7月30日,机坪温度在40℃以上。为排除故障,唐方炜钻进大翼下的入孔里,补油箱,装油箱。从早上6点30分一直干到10点30分,故障排除后从大翼上下来,也说不出哪儿,就是感觉身体不舒服。中午连饭也不想吃,吃块西瓜补充水分,下午2359飞机打磨工作,他又投入到工作中。1点10分,唐方炜晕倒在飞机前。被送到医院输完液,第二天,他又出现在飞机前。
其实,他们干的工作,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繁杂又责任重大,从飞机的大翼检查,油箱到客舱的装饰,座椅、壁板、地板的清洁工作,哪一项都不能马虎。高建军、夏双滨负责“地板梁的改装”,客舱地板梁和框梁很窄,引孔要特别地小心,歪一点,孔打偏了,地板强度就会变低。俩人互相配合,一人拿着打孔机打孔,一人趴在飞机客舱地板上看方向,汗流到眼睛上,眼珠都不敢眨,更别说擦汗了。48岁的吕科,承担着客舱服务间、厕所的拆装工作,这项工作挺繁琐的,人还要始终处于弯着腰或趴着的姿势,至于厕所的臭,前服务间的油腻,也不用去计较。
他们个个都需要车间干部拉着去休息。他们敬业爱岗的事儿太多,没法逐一去说。这就是东航西北公司飞机维修基地大修部结构车间的男人们,你在西安咸阳机场的飞机机库里能看到他们。
■龚莉